本地
2021-10-26 04:30:00
日報

浸大全球首發現 港東部水域3新物種 大杯筒星珊瑚 兩新海牛

分享:

香港發現海洋生物新物種!浸會大學的生物學家在香港東部水域發現全球首見新石珊瑚物種,以及海洋軟體動物、俗稱「海牛」的「海蛞蝓」兩個新物種。研究團隊最終按新物種的獨特結構及特徵作命名,其中新發現石珊瑚物種,因擁有大珊瑚杯,命名為「大杯筒星珊瑚」。香港水域此前已錄得98種石珊瑚,而今次是罕有在香港首先發現新珊瑚物種並命名,而對上一次已是2000年。 (圖片:浸大提供)

由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帶領的團隊,研究以筒星珊瑚為食糧的海蛞蝓,並於2020年夏季,發現其中一個採集的珊瑚樣本,與已知的「筒星珊瑚」似有分別,經約一年DNA及形態學分析證實為新物種,更屬「全球首發」。
新物種珊瑚在香港東部水域近打浪排一帶發現,屬於「筒星珊瑚屬」,同呈鮮艷橙色,圍繞口部四周又長有一圈觸手,與大灣區的最常見的「短筒星珊瑚」較易混淆。

擁有最大及結構最複雜的珊瑚杯

邱建文指,此前全世界只發現7個筒星珊瑚物種,今次發現的新珊瑚,珊瑚杯大且長,擁有已知的「筒星珊瑚屬」中最大及結構最複雜的珊瑚杯,故團隊命名為「大杯筒星珊瑚」(Tubastraea megacorallita),該物種由3至12隻直徑為8至25毫米的珊瑚蟲(構成珊瑚的單體)聚合而成一個小群體,由一個自己分泌的石灰質骨骼支撐。

按生態功能,珊瑚分為造礁珊瑚和不可造礁珊瑚;不可造礁珊瑚即體內沒有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共生藻類。今次新發現的「大杯筒星珊瑚」屬不可造礁珊瑚,須利用觸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動物,以獲取能量和營養。

兩海蛞蝓同屬「背鰓海蛞蝓屬」

至於新發現的兩種「海蛞蝓」同以珊瑚為食糧,屬於「背鰓海蛞蝓屬」,此前全世界只有9個物種。其中「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在橋咀洲和赤洲發現,寄生在「角孔珊瑚」,並以其組織為食物,故以此名命;牠身長達3厘米,與同屬的其他物種不同,背上長有多對棕色手指狀、末端白色的「角突」,以及背部有一個隆起的白色圓形小駝峰,小駝峰與牠寄生珊瑚的咀相似,角突可偽裝成珊瑚的觸手,如魚類等捕食者更難發現。另一款新的「褐帶背鰓海蛞蝓」,身長1厘米以下,以「十字牡丹珊瑚」為食物,白色身體帶有棕色條紋,並滿布頭部、觸手和角突,通常生長於淺水區。

大杯筒星珊瑚

大杯筒星珊瑚

褐帶背鰓海蛞蝓

褐帶背鰓海蛞蝓

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以珊瑚為食糧。

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以珊瑚為食糧。

邱建文(右)和姚景峰介紹珊瑚和海蛞蝓新物種。

邱建文(右)和姚景峰介紹珊瑚和海蛞蝓新物種。

嘆僅數十人研究海洋生物

邱建文指,香港海域孕育約6,000種海洋生物,但全港僅70名研究人員專注生物多樣性研究,當中僅約半數人研究海洋生物,並出現青黃不接現象,更估計在本港水域潛水的人對珊瑚認識不深,難以辨認不同種類,遇見各種海洋生物因認知不足而未有留意。他認為今次研究突顯了香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反映培養本地人才進行有關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他又指新物種在較清的水域發現,大型填海工程會威脅到牠們的棲息地。

大杯筒星珊瑚
外觀:‧擁有最大及結構最複雜的珊瑚杯
          ‧由一個自行分泌而成的石灰質骨骼支撐
          ‧呈鮮艷的橙色
特徵:‧沒有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共生藻類
          ‧利用觸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生物
棲息地:‧10至30米深水域

褐帶背鰓海蛞蝓
外觀:‧身長1厘米以下
          ‧身體呈長形,背腹扁平
特徵:‧白色身體背上有棕色條紋滿布頭部、觸手、身體和角
棲息地:‧1至4米深淺水區域
             ‧寄居於十字牡丹珊瑚群的表面(小圖)

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
外觀:‧身長3厘米
          ‧背腹扁平帶有橫向皺紋
          ‧身體帶棕褐色至淡紅色
特徵:‧背部有隆起的白色圓形小駝峰
          ‧角突末端為白色
          ‧小駝峰與牠寄生的珊瑚的嘴相似
          ‧背上有多對棕色手指狀
棲息地:‧2至5米深水域
             ‧寄居於角孔珊瑚群

浸大全球首發現 港東部水域3新物種 大杯筒星珊瑚 兩新海牛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