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檢測市面上的個人護理濕紙巾,發現1款樣本的細菌含量超標近500倍,抵抗力較弱的長者及嬰幼兒使用或會有更高風險。1款樣本所含溶液的酸鹼值低於內地《濕巾標準》的下限,容易引起皮膚痕癢或炎症。另外,2款樣本含有可致敏的化學物,有機會令使用者皮膚敏感。
測試涵蓋市面上20款較常見的個人護理濕紙巾樣本,每張濕紙巾售價介乎0.12元至0.8元不等,相差逾5倍半,用途以清潔身體為主,全部均沒有具消毒效能的聲稱,部分樣本包裝標示「純水」、「手口專用」等字眼,大部分聲稱適合用於嬰幼兒。
DAISO細菌含量超標近500倍
消委會測試發現,全部樣本均沒有檢出大腸菌群、綠膿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任何真菌,惟「DAISO」樣本驗出的細菌菌落總數高達100,000cfu/g,超出內地《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所列上限(200cfu/g)近500倍,反映樣本於未開封前可能已經受到微生物污染。即使並非所有細菌皆是可引致傳染病的病原細菌,使用含過量細菌的濕紙巾清潔面部、眼睛、嘴巴、私密部位等,仍有機會出現細菌感染,導致結膜炎、腸胃炎或喉嚨紅腫、發燒等症狀,尤其使用者大多為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及長者,風險會較高。
測試結果亦顯示,「萬寧」濕紙巾樣本所含溶液的酸鹼值為3.2,低於內地《濕巾標準》的下限(酸鹼值3.5至8.5)。消委會提醒接觸過酸或過鹼的溶液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容易引起痕癢或炎症,消費者應該避免使用。
阿信屋及nepia樣本檢出致敏物
另外,「759阿信屋」家庭裝濕紙巾1款樣本驗出0.0015%游離甲醛,釋出的游離甲醛接觸到皮膚後,可能會刺激皮膚、眼睛及引起炎症等。個人護理產品驗出的游離甲醛是由添加的防腐劑所釋出,但該樣本沒有作出相關警示。消委會建議有關廠商盡快於包裝加上警告字句,提醒消費者相關風險。測試亦發現「nepia」樣本檢出2種對羥基苯甲酸酯,包括0.039%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及0.021%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惟總含量並未有超出歐盟0.8%的上限。有海外研究亦指出,此成分的特性與雌激素相似,可能會干擾內分泌系統,消費者宜避免使用含有此類防腐劑的產品。
嬰幼兒及長者的皮膚比較敏感,長期使用添加化學成分的濕紙巾,或容易引發過敏反應。專家建議為嬰幼兒及長者更換尿片時,可使用紗布或純棉花加溫水,代替濕紙巾擦拭,能減少接觸過多化學添加物。若在無法用水清洗的情況下,專家提醒應盡量避免用濕紙巾接觸黏膜部位,例如會陰部及肛門口等。
6款樣本無標示到期日
消委會檢視後發現,有6款樣本未有於包裝上標示到期日,另有樣本只列出一組數字,而沒有提供解讀方式或指明該組數字為到期日,各廠商應盡快改善並清晰標示到期日供消費者參考。此外,有7款樣本沒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成分,若消費者在不知情下使用了含防腐劑或香料的濕紙巾,部分人士或會有敏感反應。濕紙巾含有大量水分,雖然一般採用密封包裝,卻並非真空處理,長時間擺放仍然可能會滋生細菌,選購和使用時要特別留神。生產商應予以改善,讓消費者知所選擇。
濕紙巾普遍採用不織布,其原料包括天然纖維或人造纖維等。部分人造纖維難被自然分解,測試中只有5款樣本於包裝標示所用纖維物料,消委會促請其他廠商效法,讓消費者能了解產品的環境友善程度。此外,即棄消耗品無法被微生物有效分解,減少使用濕紙巾是較環保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