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今日公布測試過的31款預先包裝果乾,全屬「高糖」水平。在固體或液體食品或飲品中,如果每100克或100毫升中,含有多於15克糖即屬高糖。長期攝取太多糖分,會增加肥胖風險,以及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問題,因此應學懂看「營養聲稱」和「營養標籤」,做個精明又健康的消費者。
何謂無糖/低糖?
在預先包裝食物或飲品上,不時看到「無糖」和「低糖」的營養聲稱,到底它們的定義如何?如果該食物的營養聲稱中自稱為「無糖」、「不含糖」或「零糖」等,每100克/毫升食物中含有不多於0.5克糖;至於「低糖」、「少糖」等,則每100克/毫升食物中含有不多於5克糖。因此選擇無糖或低糖食品或飲品,就大致可以避免攝取過多糖分的風險。當然除了糖以外,同時要考慮熱量、脂肪、鈉、鈣等其他營養素的含量啦!
營養素比較聲稱
消費者要同時留意「營養素比較聲稱」,如出現「較低」、「較少」、「更低」、「更少」等字眼,以港人熱門飲品檸檬茶的糖分為例,即「含糖量較低」檸檬茶的糖分含量,必須比同品牌的一般檸檬茶飲品的糖分含量低25%或以上,同時須符合「低糖」營養聲稱的定義,因此有這些字眼的食物也屬較佳選擇。
學習理解營養標籤
營養標籤則會明確標示出各種主要營養素的含量,因此學懂看的話,到底是高糖低糖、高脂低脂、高鈣低鈣、高纖低纖都逃不出法眼。最基本的準則是每100克/毫升食物含有多少克的不同營養素,不過表達方式未必一致,例如部分會採用「每食用分量」為基數,變相要經過計算才知是否算「低糖」;又或者熱量用焦耳作單位而非卡路里,消費者須留意這些「陰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