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季蚊患不容忽視,不少市民郊遊和戶外活動時或選用驅蚊劑。消委會測試25款驅蚊劑,發現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樣本驅蚊效果最好,一款含DEET樣本使用後4小時沒有任何蚊隻降落在皮膚。至於部分標示「天然」或「草本」成分的樣本,對不同蚊種效果不同,惟有樣本驅蚊效果平平,使用後反會「吸蚊」!消委會建議,在選擇驅蚊產品前宜先衡量目的地的蚊傳疾病風險和估算逗留時間,並按標籤指示塗搽。
是次測試中,採用可傳播絲蟲病的致倦庫蚊和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埃及伊蚊。測試員會在前臂皮膚塗搽不同驅蚊劑樣本,並記錄塗搽後0.5小時、1小時、2小時及4小時降落在皮膚的蚊子數量,並與完全沒有塗驅蚊劑情況下蚊子數量比較。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由於測試在澳洲實驗室進行,當地沒有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供作實試。
結果顯示,9款含DEET和picaridin樣本不論是驅趕致倦庫蚊和埃及伊蚊效果均較高,使用後4小時仍有96%以上的保護;其中1款標示含DEET的樣本「3M Ultrathon驅蚊膏」更是唯一在所有時點的測試都沒有任何蚊子降落測試員前臂的皮膚,保護力最強。而平均售價最便宜,即每毫升只售$0.2的「萬寧避蚊胺驅蚊蟲噴霧」,其總體評分獲得最高的5星,對驅避致倦庫蚊、埃及伊蚊的效能評分都獲得最高分。另外,「日本叮叮全效版配方驅蚊防蟲噴霧」雖不含DEET或picaridin,但評分亦獲最高的5星、兩類蚊驅避效能評分都獲得最高分。
接觸過量DEET或刺激皮膚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陳建年指,DEET雖保護力最強,惟高濃度或刺激皮膚,使用高濃度的DEET產品或接觸過量DEET,有機會引致皮疹、水泡及令皮膚和黏膜受刺激,對兒童的風險更大;參考本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建議,兒童應盡量使用較低濃度(上限10%)的DEET驅蚊劑,而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不應使用。驅蚊效能同樣較高的picaridin,對皮膚的刺激雖較DEET低,但可能會刺激眼睛。
至於過敏人士選用的天然驅蚊產品,8款樣本聲稱天然或標示植物成分。整體上驅避致倦庫蚊的效能不俗,當中7款於第4小時,效能仍達70%或以上。然而,全部樣本驅避埃及伊蚊的效能均未如理想,全部8款樣本於4小時後效能均低至30%以下。
廠商:產品主要功能戶外保濕
測試又發現,品牌「Cherub Rubs」的「全天然有機滋潤防蚊露」於測試兩類蚊時,在大部分時點,蚊子降落在皮膚上的數目都較沒用時多,反映樣本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對蚊有吸引力,殘留在皮膚上反而吸引蚊子靠近。廠商回應指,該產品不是一種驅蚊劑,因它不含有高劑量的強效化學驅蟲成分,其主要功能是安全的戶外保濕劑,並且在室外逗留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提供一些驅蚊效果。該公司又稱,而在引入該產品到香港時,曾聯絡本港的漁護署及衛生署,獲得回覆指該產品不屬於除害劑或驅蟲劑。
陳建年提醒,天然成分對身體的風險可能相對較低,但並不代表絕對安全,如香茅油有可能輕度刺激皮膚、眼睛和喉嚨;消費者宜參考產品標籤的指示,特別是用於幼兒和孕婦時應當更為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