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現身英國街頭?千禧一代或不諳俗稱「中巴」的中華巴士,但對經歷過中巴輝煌歲月的港人相信不感陌生。隨著中巴於九十年代末失落巴士專營權,以藍白色為主調的巴士亦在港道路上絕跡,走進歷史。然而,有一輛中巴早年幸獲保育,並成功「入籍」英國古董巴士博物館,在特別日子仍可在街道行走,繼續載客「遊車河」,活現成一輛承載歷史和回憶的巴士。最近一批有心人前赴英國探這個老朋友,翻新車廂內的標示,還原昔日中巴服役時的「原汁原味」,亦希望尋回當年情。
文:黃嘉儀
圖:受訪者提供
中巴自1998年8月專營權屆滿後,便向新營辦商即新巴出售旗下約710輛巴士,一輛在中巴車隊編號為LV36、「利蘭勝利二型」的巴士便是其中之一;而為象徵巴士改由新巴接手,新巴曾安排承辦商遮蓋這批巴士的原有中巴標誌。其後,在新巴高層促成下,於1999年將LV36捐贈予英國蘇格蘭古董巴士博物館(Scottish Vintage Bus Museum)展出,但成為該館藏品後,LV36絕非被塵封,而是每逢博物館開放日或市內有活動時均會亮相,甚至載客「遊車河」,行走英國街頭。
LV36「入籍」後,外形猶如「定格」在那些年港人熟悉的模樣,車頭的路線牌仍是人手調校,並以黑底白字顯示著目的地──「香港仔 70」,車廂內不設冷氣,車窗均可讓乘客打開嘆自然風。座椅亦保留原貌,是淺藍色的木製座位配薄軟墊。昔日搭過中巴的港人安坐其中,猶如走進時光隧道,回憶經歷過的青蔥歲月。而巴士愛好者Terence上月與數名好友,越洋到博物館為巴士「翻新」,將車內的新巴標示貼紙,全數變回中巴服役時的面貌,如重髹車廂的乘客限額及上落字樣等。
港古董巴掛「T」牌出街
本港專營巴士一般服役18年,巴士公司其後會招標處置,招標文件列明退役巴士需否拆除零件,或容許全輛保留等資料。據知,過去曾有香港巴士迷入標競投,投得後再物色偏僻之地停泊,防止有人盜取零件及車身徽章。不過,這些古董巴士命運不如一般古董車,可「攞正牌」在香港道路行駛,巴士擁有人每次只能以試車名義,掛上「T」牌在街上「試車」,而車上只限載兩人。
對於一輛曾在港服役、滿載港人回憶的巴士,竟要在異鄉「終老」,巴士迷欲一睹風采亦要遠渡重洋。Terence認為,問題癥結在於本港並無法例及政策支援古董巴士,相反,已移民的中巴卻在英國獲發正式牌照仍可街上行駛,更有專人打理。Terence坦言,本港要保育古董巴士,絕非易事,因牽涉土地問題,以及港人保育意識欠奉,慨嘆每當有事物快將消失時,市民才會一窩蜂「打卡」,「如果靜態保留,或者好似九巴啲古典車要拖出拖入不如唔好留,『車』在我而言,係要用自身嘅動力去推動先叫做車,否則只係一幢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