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再發生金舖劫案!一名獨行賊今日下午進入長沙灣青山道282號一間金舖,聲稱「睇金鏈」並隨即搶走奪門而去,跑了300米後被尾隨職員及途人聯手制服,警員接報到場將賊人拘捕,並帶上警車調查。
賊人搶「最貴最重」金鏈價值約3萬
事發在下午3時43分,警方接報上址發生搶劫。擒獲獨行賊的職員李先生表示,賊人先後兩次進入金舖,第一次沒有戴口罩,第二次則戴上口罩,引起職員懷疑。李先生續指,賊人要求他計算價錢,並乘機搶走一條最貴最重的金鏈,價值約3萬元。李先生在追截賊人時左腳輕微受傷,送院治理。
犯罪心理學家:非模仿效應僅文化水平低
犯罪心理學家黎定基表示,香港閉路電視沒有內地般密集,警方要索取鄰近店鋪閉路電視影片亦需法庭允許,而且一般解像度較低,只能影到犯案過程,較難在短時間內將匪徒捉拿歸案,或令匪徒心存僥幸。雖然同類案件接二連三發生,他認為並非模仿效應(Copycat),而是反映這群匪徒是知識和文化水平低的人,犯案手法和觀念仍十分古舊傳統,「因為他們只知道這個做法,但現在大部分已轉趨網上或知識型犯案,犯罪成本亦不會這麼高,而且香港本地人很少會自己出手」。他分析匪徒作案手法,一般僅持簡單武器鐵槌甚至空手靠搶便行兇,又不知道裝飾櫃是用防爆玻璃,不會輕易打破,「可見沒有常識亦對香港環境不熟悉。」
學者:經濟不景非主因
至於經濟不景是否行劫案增多主因,香港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教授黃於唱表示,香港社會福利制度完善,有多種渠道取得援助,毋須鋌而走險。他推測,匪徒或感覺警方把資源投放在國安和政治事件,對處理民生事件執法力度減弱,令匪徒有機可乘。雖然保安局日前指今年首季罪案數字與疫情前相若,「但市民心理上平定咁耐難免有恐慌」,建議政府應高調執法,以强硬態度打擊匪徒,同時應加强巡邏,挽回市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