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今日(29日)新增8,488宗確診個案,以及再有多4名89至101歲的患者離世。另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由於疫情上升,在考慮到化驗室的工作之下,決定由今日起,恢復對快速檢測呈報作抽樣檢查,而不再是全數複檢。
今日的疫情記者會上,張竹君公布的新增確診個案為8,488宗,當中包括8,252宗本地個案及236宗輸入個案。本地個案中有2,525宗為核酸檢測以及5,727宗快速檢測複檢後數字。
快測今日起改為抽檢
張竹君表示,在考慮到現時的疫情,以及化驗室的工作量,會對快速檢測的呈報個案不再全數需要複檢,而是抽樣進行複檢。張表示,現時的快速檢測假陽性的比率較低,屬預計之內的水平,故此在目前狀況才改為抽樣,但若果假樣性比率增加,將會重新考慮進行全數的複檢。
另外今日有7間護老院及2間殘疾院舍疑出現爆發。其中在鐘聲慈善社劉梅軒安老院有1名院友確診,3名院友要檢疫;博愛醫院賽馬會護理安老院亦有1名院友確診,3名院友要檢疫;香海正覺蓮社佛教寶靜安老院有1名院友及1名職員確診,5名院友要檢疫;上環匯恩護老院有1名院友確診,1名院友要檢疫;青和居護老院有3名院友確診,9名院友需要檢疫;九龍城恩悅護老之家有1名院友及2名職員確診,有14名院友及6名職員要檢疫;深水埗薈耆頤養院有1名院友確診,4名院友要檢疫;東華三院賽馬會頤景護理安老院有2名院友及1名職員確診,同層47名院友要檢疫;而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悅明居亦有3名院友及1名職員,同層亦全部需要檢疫。
在學校呈報方面,今日有114間學校呈報涉及205宗個案。當中包括153名學生及53位教職員。當中包括62間幼稚園、28間小學、23間中學及1間特殊學校。而在過去一星期有29間學校呈報超過2宗個案,部份要停課一周。其中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的12A班,有3名學生確診,同班有20名學生;屯門加州天地幼稚園K3A班有18名學生,當中2名學生確診;沙田靈光幼兒學校K1有36名學生,當中2名學生及1名老師確診;大埔明雅國際幼兒學校PG1B的AM班,有30名學生,當中2名學生及2名教師確診;中西區Island Christian Academy的2B班有12名學生,2名學生及1名教師確診;弘志幼稚園(東涌)的PM班有15名學生,當中1名學生及1名教師確診;陳蔭川欣康幼兒中心的54名學生,當中有1名教師及1名學生確診。
蔚思幼稚園全校停課
另外早前停課的蔚思幼稚園暨幼兒園的K2A班,在25日需要停課,而該檢發現包括K1A班等班級都出現個案,至今有14名學生及5名職員確診,全校85名學生及19名職員,共4個班級停課一個星期。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就表示,再有多4名89至101歲的患者死亡,全部皆為女性。其中3人沒有完成3針的疫苗,並且有2人是入住老人院。4宗死亡個案,其中101歲的老婦本身不良於行,需要臥病在床,在2004年因為乳癌接受過手順,並有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等。患者在8月10日因為發燒、疲勞以及呼吸困難,送入屯門醫院的急症室。在快速檢測時呈陰性,及後核酸檢測時,其病毒的CT值為25.8。患者最初檢查肺部仍然清晰,送入內科病房及獲開口服藥。然而因為咽食困難而需要透過靜脈注射,患者CT值一直上升,但至21日血液含氧量上跌,並發現肺部有花的狀況,並在周日死亡。
至於另一宗為91歲的女患者,需要入住老人院。患者本身有不同病症,其中頭皮下有一個腫瘤,需要透過藥物舒緩病情,在8月11日因為心跳加速、呼吸不暢順等而送到東區醫院的急症室。患者在入院的篩查在快速檢測以及核酸檢測都為陰性。不過患者到本月24日再接受核酸檢測後,證實呈陽性,當時CT值33.7,不過患者之後雖然獲發口內服藥治療,並至28日死亡。劉家獻表示,患者的病房早前因為出現個案,並擔心可能出現爆發及群組感染,患者正是其中一個懷疑受感染的病人。而另外2宗,分別為89及94歲的女患者。
瑪嘉烈17個月大男嬰轉危殆
另外在瑪嘉烈醫院的17個月大男嬰,其病情況轉為危殆。劉表示,男童在周日開始出現較多時間昏睡,因此為免男童的呼吸受到影響,故為男童插喉呼吸。劉指出,男童的腦部可能受到影響而昏睡,不過目前未有磁力共震的報告。劉表示,男童的維生指數仍為正常,並沒有出現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