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打亂不少港人的運動習慣。(資料圖片)
政府於第五波疫情期間實施不同社交距離措施,其中包括關閉健身房,打亂港人的運動習慣,甚至出現「疫情肥」!有調查發現,體育處所及健身室被停業期間,超過一半(52.7%)受訪者體重有所增加,其中近三成人(28.1%)最少增加了6磅。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ASFP)於上月20日至28日期間訪問了700多名運動愛好者,了解市民在第五波疫情時,運動處所及健身室停運期間的身體狀況和運動形態。研究顯示,有36.8%的受訪者以「居家健身」的方式保持運動,亦有人選擇跑步(12%)及行山(11.3%)等戶外活動保持運動量。但同時有26.8%的受訪者稱沒有代替方案,因此第五波疫情期間運動量大減。

黃靜怡(左)及周錦浩。(李朗僑攝)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CEO兼註冊物理治療師周錦浩表示,疫情下運動量大減既令體重增加外,亦會出現肌肉流失、體能下降等問題。他指出,有78.5%受訪者感覺到自己的體能或健康情況有所下滑;當中更有47.9%認為自己的體能或健康狀況下降了最少三成,亦有16%受訪者稱,體重或因肌肉流失而下降。
如今體育場所及健身室重開後,超過一半(55.1%)受訪者表示,較傾向選擇24小時健身中心作為運動地方,其次是戶外運動場(23.7%)及家居運動或健身(23.2%)。近六成人表示是因可自由選擇人流較少的時段做運動,另有四成人因工作及生活需要,只能晚上、深夜或凌晨時分運動。
近日確診數字有上升趨勢,被問到會否擔心健身房再度被關閉,24/7 Fitness董事及行政總裁黃靜怡坦言有這方面的憂慮。但她表示,「作為營運者能夠做的防疫措施都已經做齊」,而且員工均上下一心捱過前幾波疫情,有信心能夠應付疫情再次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