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逾年,60歲或以上人士的首針接種率達84.2%。有組織表示,本港長者接種率未如理想、較鄰近的日本和新加坡低,調查後發現長者對新型肺炎和疫苗有誤解,包括以為確診後毋須打針,以及對疫苗副作用存有謬誤。
兩成未齊三針受訪長者憂副作用
香港胸肺基金會、香港胸肺學會和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過去一個月訪問1,027名滿60歲長者,發現近九成受訪者均已接種三針,但整體僅不足三成已打四針。在未齊三針的受訪長者當中,有逾四成半以為確診後便不用再打針,亦有近兩成擔心疫苗安全和副作用。
有未打四針長者稱「疫苗通行證」未要求
香港胸肺學會秘書羅偉霖稱,有近四成未打第四針的受訪長者解釋,這是因為「疫苗通行證」未有要求。他強調,衞生署和世界衞生組織均提醒長者應打齊四針以加強保護,又指曾確診的長者合共也應接種三劑疫苗。
組織調查並發現,分別有11.4%和14%受訪者誤以為心悸及過敏反應是常見副作用,亦有7.6%受訪者認為面癱也屬常見副作用。組織表示,只有0.1%至1%科興疫苗接種者會有過敏反應,復必泰疫苗則較罕見,而針後面癱和心悸的發生機會率,更分別少於0.01%和萬分之一。
現年67歲的林先生在前年第四波疫情期間確診,當時本港仍未有疫苗接種,他憶述在沒有任何抗體保護下,病情迅速惡化,5日內從咳第一聲變成血含氧量不足、嚴重肺炎要入深切治療部,幸留醫一個月後病情終好轉,由確診至出院前後共3個多月。
林先生出院時需要用氧氣機、坐輪椅和用拐杖,後來在復康醫院接受胸肺復康治療,以及勤做運動鍛鍊心肺功能,經過一年多終可甩掉拐杖和「貓鬚」,肺功能回復到以往的一半。目前已接種三針的他鼓勵未打針的長者,應該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齊三針長者確診病徵輕微
另一名康復長者的73歲的吳先生,他在今年3月確診前已完成接種三劑新冠疫苗,因此當時只出現流鼻水病徵,並沒有咳嗽和發燒,病情輕微、毋須入院。5個月後,吳先生因強制檢測再次取得陽性檢測結果,料只屬復陽個案。除他之外,全家包括妻兒、新抱及孫兒因早已接種疫苗,全部確診後也沒有大礙,很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