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冀透過多項措施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行動計劃》提出要在更多本港和澳門與內地的管制站實施「一地兩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模式,以及推動更多管制站24小時通關。
《計劃》促提升跨境通關便利程度
《計劃》又指,需要不斷完善「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讓更多符合條件的港澳私家車毋須配額,便可多次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廣東省。《計劃》同時指出要提升跨境通關便利程度,包括為持有香港或澳門永久居民身份證、需要來往大灣區9個城市洽談商務、開展科學、教育、文化和衞生交流活動的外國人,提供辦理長期簽證的便利。
本港陸路管制站當中,目前只有連接深圳皇崗口岸的落馬洲管制站,以及港珠澳大橋24小時通關。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建議,規劃上屬於全日通關的香園圍管制站,可先延長開放時間至凌晨零時,及後進一步延長至全日開放。至於有鐵路連接的羅湖和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他認為亦可先把開放時間統一為凌晨零時,然後在確保鐵路有足夠維修保養的時間下,研究在周六、日及公眾假期延長開放至凌晨2時
劉國勳料「合作查驗」可加快旅客通關
劉國勳又稱,早前與保安局商討延長通關時間建議時,對方解釋主要受人手限制。他相信,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可以加快處理旅客通關程序,長遠更可透過「一次過檢、無感通關」模式,把通關流程一體化,即合併安檢和海關查驗,並利用科技令通關智能化,進一步突破24小時通關的人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