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3-11-10 08:00:00

研用「可以乘坐甚麼巴士回家」進行認知刺激 助視障及認知障礙長者接受評估及治療

分享:
研用「可以乘坐甚麼巴士回家」進行認知刺激 助視障及認知障礙長者接受評估及治療(李朗僑攝)

研用「可以乘坐甚麼巴士回家」進行認知刺激 助視障及認知障礙長者接受評估及治療(李朗僑攝)

巴士作為香港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市民對其有著許多回憶;這份回憶即使在年老時都不會脫色,更可能成為康復治療的關鍵。九巴近日與香港盲人輔導會及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合作,向盲人輔導會旗下的九龍盲人安老院捐贈「愛心巴士站牌」,並提供技術支援,裝置成智能巴士站;協助康復治療科系學生進行「可以乘坐甚麼巴士回家」認知刺激治療,讓視障及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更有效接受評估及治療。

adblk6

先進行訪問 再設計治療活動

「可以乘坐甚麼巴士回家」由理大與盲人輔導會開發,在治療首階段,學生和視障長者進行訪問,了解長者過去的生活習慣和經歷,進行懷緬治療,再以此為藍本設計個人化的故事背景,以配合職業治療活動。而治療第二部分學生就會使用模擬下車鐘、車廂和車站廣播等治療工具。他們先會以故事提醒視障長者在那裡「落車」,隨後與他們進行唱歌、玩遊戲等活動,並不時播出沿線車站廣播,考驗長者們是否記得「撳鐘落車」。

九巴傳訊及公共事務部主管簡學悕表示,智能巴士站由愛心巴士站牌、模擬車廂、車站廣播和模擬下車鐘組成,盼以此模擬等候和乘搭巴士的環境,勾起視像長者的回憶,讓他們更遠而參與治療。

 

adblk7
學生和視障長者進行訪問,了解長者過去的生活習慣和經歷,進行懷緬治療。(李朗僑攝) 治療第二部分學生就會使用模擬下車鐘、車廂和車站廣播等治療工具。(李朗僑攝)

巴士站作治療工具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是次合作計劃有12位四年級理大生參與。其中負責長者訪問的Vicky表示,活動最大的困難,無疑是與長者的代溝,「佢哋傾完先知,以前落車唔係撳鐘,係搖鐘仔」,每次訪問均要問清楚。她又笑言,以往從未想過用巴士站作治療工具,但亦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職業治療的一大重點便是從生活中取材,設計合適的治療方法。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職業治療實務助理教授黃家強補充,職業治療是利用活動作為治療媒介讓服務對象重拾自我照顧、工作及享受活動能力;「你強加啲治療,佢哋(長者)唔會有感覺」,職業治療必須與長者過往生活有關。

 

Vicky(中)表示,以往從未想過用巴士站作治療工具,但亦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李朗僑攝)

八個月後或擴展至其他院舍

「可以乘坐甚麼巴士回家」治療早在9月於九龍盲人安老院試行,香港盲人輔導會九龍盲人安老院一級職業治療師趙達燊表示,坊間一些從西方引入的治療方法,因文化差異、翻譯等問題而不適合他的院友,而新的治療方法透過老友記的故事作藍本,無疑點加了一份親切感;他又提到,學生訪問的内容會轉交長者的家人,讓他們重新憶起家人間的一點一滴。

趙達燊續指,在進行「可以乘坐甚麼巴士回家」時亦會使用不同量表測試長者表現,以了解治療方法的成效。他透露,計劃會在八個月後,再決定會否擴展至其他院舍。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