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博覽」闊別4年回歸,下月12至22日在灣仔會展展出50件國家級展品。延續中國航天夢,首次來港「星級展品」有中國太空站、中國第一輛火星探測車「祝融號」模型;實物更有月球土壤樣本、2021年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出艙所穿的「飛天」艙外航天服等,主辦單位團結香港基金希望比上屆2018年時約15萬人次更多人入場,向更多學生和年輕人展示國家和本港科研實力,鼓勵加入創科行列,但因疫情影響,調整入場人數目標至12萬人次。

博覽下月12日舉行。
展覽主題「科技引領未來」,展示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涵蓋航天、陸地、深海、智能和生物科技領域。到港實物展品中,冬奧火炬更可供參觀人士輪候手持打卡。即使是模型展品,也是「高仿級別」,當中深潛器「奮鬥者」號更可讓參觀人士走入其中,以沉浸式體驗深潛作業。

首輛火星車「祝融號」模型將展出。

艙外航天服有實物來港。

月表土壤將可供近距離接觸。

展覽有冬奧火炬供手持打卡。

星級展品包括最高速磁浮列車。
毋須登記 免費入場
團結香港基金感謝國家各機構支持,協助籌備各展品來港展出。基金總裁鄭李錦芬表示,過去3屆一半參觀人士為學生,希望今屆更多人到場參觀,但因疫情影響,冀仍吸引12萬人次入場。展覽毋須登記,免費入場,人多時將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建議管制人流,包括須在展館外輪候。同場亦有25項本港代表科研成果展出,展示回歸25年來本港創科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