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疫情緩和後百廢待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穩就業、保民生,中央文明辦遂在今年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中,剔走「佔道經營」、「馬路市場」及「流動商販」3個項目,意味流動小販檔可以回歸。
中央文明辦自2005年起每3年測評一次「全國文明城市」,而「佔道經營」是其中一項「扣分」問題。不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中央文明辦認為,文明城市創建都要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民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央視指出,目前四川成都、河南許昌、浙江杭州等地已開放街道予流動小販擺檔,並准許食肆在行人路擺放「戶外位」,其中成都開放2,234個臨時擺檔區域,增加逾10萬個就業機會。還有食肆老闆透露,將座位擴到店外後,收入比去年增加一倍,「去年一天營業額1,000元(人民幣,下同),我現在能達到(1天)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