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衞炳江(右一)認為浸大在申辦醫學院方面相當具競爭力;右三為霍文遜。(林俊源攝)
有意籌辦本港第三間醫學院的大學,要在下月17日前向政府提交建議書。香港浸會大學已大致完成建議書,課程除西醫課程亦會加入中醫元素,推動中西醫結合之餘亦讓學生認識更多,如中醫治療方法、關懷病人方式等。課程將採取小班教學模式,預計首年收生約50至60人。
浸大籌辦新醫學院的建議書,已獲校內籌委會及專家諮詢委員會一致通過。浸大校長衞炳江有信心成功開辦新醫學院,認為浸大於政府提出的10項要求均具相當競爭力。
擬小班教學增學生發言機會
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院長、浸大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聯席主席霍文遜稱,本港現有醫學院的學生數目均超過300,老師難以認識每名學生和與他們溝通;浸大提出新醫學院以小班教學形式運作,並指醫患溝通很重要,新醫學院會以互動形式教學,包括要求學生就學習目的研究和討論,讓大家在學習期間有機會發言,鞏固他們日後與病人與家屬溝通的信心。
本身有多年中醫教學經驗的浸大,會在4年醫學院課程加入中醫元素,以推動中西醫結合和增加學生對中醫的認識,包括治療方法、如何關懷病人等,但內容不涉考核,學生畢業後可再報讀兩年制兼職中醫課程。
此外,霍文遜指醫學院教學並不只是坐在課室學習,4年的課程很早便會有醫院臨床教學部分,又確認不會100%教學都在香港進行,部分會在大灣區進行,浸大亦已覓得過百名私家醫生願意協助新醫學院教學,並獲香港浸信會醫院同意作為教學夥伴。
最快明年8月可收生
霍文遜強調,浸大絕對有很多條件和優勢辦醫學院,「唔係人辦我哋又要辦」,又說如政府今年第三季公布新醫學院由浸大開辦,最快明年8月可以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