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將出席國殤紀念活動,住院後首次公開活動。(資料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636689341_rm.jpg?itok=K2j7jGTq×tamp=1739144614)
英女王將出席國殤紀念活動,住院後首次公開活動。(資料圖片)
英國白金漢宮表示,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將出席周日(14日)的國殤紀念日活動,是早前住院及按醫生建議靜養後,首次親自參加公開活動。
白金漢宮發表聲明指,女王將出席11月14日星期日在戰亡將士紀念碑(Cenotaph)的年度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儀式,但基於醫生建議,決定不出席本月16日的一場活動。
英女王上月曾入院一晚,是多年來首次,之後王室官員表示女王接受了「初步檢查」,但未有透露求醫的具體原因。英女王其後取消參與幾項活動,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招待會,並遵照醫生建議只履行簡單公務,包括以視像方式主持或參與會面。
![國殤紀念日源於一次大戰結束。(資料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636689346_Sc.jpg?itok=fmwRNlS_×tamp=1739144614)
國殤紀念日源於一次大戰結束。(資料圖片)
國殤紀念日源於一次大戰結束
國殤紀念日是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紀念節日,也稱之為「和平紀念日」,節日訂立在每年的11月11日,是因為標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康邊停戰協定,是於1918年11月11日早上5時達成協議,並定於巴黎時間早上 11 時正式生效。第一個紀念日於1919年於英聯邦舉行。
除了英國,全球多個國家於11月11日亦有紀念活動,但稱謂不同。例如美國稱為「退伍軍人日」(Veterans Day);南非和馬爾化稱為「虞美人花日」(Poppy Day);法國、紐西蘭等會稱為「停戰日」(Armist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