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7-08-25 06:00:00

藏富或還富於民 任志剛:經濟效益優先

分享:

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上圖)認為,當政府決定藏富於民及還富於民,應優先考慮對經濟增長有較大乘數效應和有助提升生產力的項目。


他在個人網誌發表對財政姿態意見,並再度引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有關「財政姿態」的闡述,他演繹為:「財政姿態通常被理解為公共財政政策對經濟活動所具有的擴張性或緊縮性的一個表達。更準確地說,是試圖以一個單一的指標來量度財政預算對經濟總需求、實際產出和收入可帶來的影響。換句話說,是政府在財政預算內就公共支出、稅收和其他收入作出的各種不同的決策對整體經濟的潛在總和影響的一個指標。量度財政姿態最直接的單一指標,是政府總支出和收入的差額。」

任志剛指在過去約10年,香港每年財政預算均錄龐大盈餘,意味政府從社會取得的金錢多於政府用於社會以促進民生經濟發展的金錢。從財政姿態角度而言,財政盈餘對經濟活動具緊縮性含意,即若無財政盈餘,香港的經濟增長率應會較高。

adblk5


財政盈餘佔生產總值近3%
在過去10年,即使退稅後,年度財政盈餘與生產總值平均比例仍近3%,有時更超過4%。他指,要估算每年有接近生產總值3%財政盈餘之緊縮性,如對當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的影響,以及在往後數年因乘數效應,所產生的續後影響並不容易。他指若接近生產總值3%的金錢留在社會、市民或企業不斷流轉,而不是在政府手中以外國金融資產形式持有,對本地經濟帶來不同影響。但他強調過去約10年緊縮性財政姿態並非經濟增長偏低唯一原因。

香港財政盈餘運用惹討論。(資料圖片)

香港財政盈餘運用惹討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