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前晚誘捕7頭野豬並人道毀滅,野豬關注組批評署方誘捕做法改變野豬習性,卑鄙、文明倒退;
愛護動物協會亦嚴厲反對;有市民認同署方行動,但亦有市民指做法不人道,似要「趕盡殺絕」。
漁護署反駁對「誘捕」的指控是混淆視聽,強調「用麻醉槍,再注射藥物,是人道處理。」
近年野豬經常在市區出沒甚至造成滋擾,而上周發生輔警遭野豬襲擊後,漁護署頒下「殺豬令」,將定期到「野豬黑點」捕殺野豬,至前晚在香港仔深灣道展開首次行動,並以大量麵包放於馬路,引誘數以十計的野豬現身,最終捕獲7頭重50至170公斤野豬,之後注射藥物人道毀滅。行動期間,野豬關注組幹事黃豪賢到場抗議,並斥做法倒行逆施,反對捕殺行動。他昨續評漁護署「誘殺」做法非常卑鄙,質疑改變野豬習性,令留在山上、不習慣受餵飼的野豬下山,與當局教育避免及禁止餵飼「自打嘴巴」,希望與署方見面商討設冷靜期。愛護動物協會亦嚴厲反對漁護署行動,重申任何情況管理野生動物應先採取非致命方式,並反對狩獵野豬的行為及用致命性方式管理野豬,指之前曾向署方提意見但不被接納,會繼續與漁護署跟進。
漁護署助理署長陳堅峰昨回應行動時指,該處野豬已習慣每晚到深灣道受餵飼,不怕人,稱與餵飼野豬是兩件事,並且不會誘捕沒有習慣到民居覓食的野豬,又指現時世界各地一般用獵殺方式減少野豬數目及控制野豬滋擾,現時用麻醉槍及注射藥物,是人道處理。他補充,全港約2,500隻野豬,強調近年野豬傷人個案急增,絕育放回計劃成效追不上野豬繁殖速度,只能改以捕殺方式處理;並指不少野豬出沒黑點非禁餵區,會研究擴大禁餵區及加強罰則提升阻嚇力。
獸醫:餵飼才是野豬滋擾問題主因
本身是獸醫的城大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總監王啟熙指,市民餵飼才是野豬滋擾問題主因,一來引牠們到市區,二來愈餵牠們生得愈快,繼而令原生地食物不足,到市區覓食,造成惡性循環。他建議當局除人道毀滅野豬外,投放資源盡快就野豬數目做普查,更針對性安排絕育工作;加強教育市民切勿餵飼,也須增加防止野豬「偷食」的垃圾桶,「無著數就唔會出市區」。他又解釋,一般人道毀滅做法是打高劑量麻醉藥,動物只是「瞓咗咁」;外國亦有做法反而考慮保留動物的肉,直接用實彈解決。他又提到野豬一年可生產一至兩胎,每胎約8隻,絕育要有成效需八成野豬群體已絕育,「捉一、兩隻絕育」成效有限,短期內人道毀滅市區出沒野豬無可厚非。
記者昨晚再訪深灣道「誘捕」的位置,附近仍有野豬出沒,有關心野豬人士駕車到場,把地上餘下的麵包碎拾走,並向山上叫喊,冀野豬返回不要下山,不過部分野豬反而停在山坡,未有即時返回深山。對於「誘捕野豬」行動,有市民質疑野豬失去樹林棲息地,由原居地被趕下來,直言人犯法亦不被人道毀滅,野豬無犯法卻被人道毀滅,無襲擊人卻被趕盡殺絕,很殘忍;亦有人稱野豬橫行威脅大眾安全,需要處理。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昨出席一個論壇後表示,政府及自己幾乎每周也收到有關野豬投訴,影響包括交通安全、衛生問題,已經不單是滋擾,野豬繁殖率高,以現有方式無可能解決。
立法會文件指避孕措施中長期見成效
翻查資料,據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有關野豬管理工作文件,當局指有關野豬滋擾投訴由2011年的225宗急升至2019年的1,184宗。野豬捕捉、避孕搬遷先導計劃2017年底開始、2019年恆常化,至2020年12月,漁護署共捕獲688頭野豬,為當中297頭野豬作避孕或絕育,518頭被搬遷至遠離民居郊野地方。文件又指,2019年正式停止狩獵行動,捕捉及避孕/搬遷計劃每次行動平均捕捉到3頭野豬,狩獵行動每次平均獵獲少於1頭野豬,形容捕捉/避孕/搬遷成效較高。署方又謂2020年野豬投訴或報告稍為回落至1,002宗、已解決或暫時解決約60%野豬滋擾黑點問題,避孕措施於中長期會逐步顯現成效,預期野豬滋擾個案將逐漸減少。至於有關檢控非法餵飼野生動物數目,2015至2019年間,檢控個案每年平均51宗,在2018、19年分別25宗及36宗,成功檢控分別20及35宗,個案最高罰款分別1,000及2,000元,而本身罰款最高可判處1萬元。另外,據漁護署2018年1月至10月接獲的679宗野豬滋擾或傷人報告,173宗發生在南區,其次西貢區(86宗)、中西區(70宗)、灣仔區(69宗)、沙田區(50宗)等。
MIRROR成員AK:生命平等
野豬遭遇「大劫」,有市民同情野豬,其中人氣組合MIRROR成員Anson Kong(江𤒹生)昨在社交平台Instagram,透過限時動態發布一張人與海洋中魚群合照的生態相片,並附文「生命平等,在地球上,每個生命都應該有權利去生存」,未知是否與漁護署人道毀滅野豬事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