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今日主辦「SOUL Nice To Meet You精神健康守護者體驗工作坊」,同時公布「中學生精神健康問卷調查」結果。結果顯示香港有近一成受訪中學生有自我傷害的念頭,其中八成不會與朋友或家長分享;過半數的中學生感受到不同程度情緒困擾,其中有約七成中學生感到焦慮、容易苦惱或動怒、憂鬱與自卑;另有六成受訪中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問題。童軍知友社呼籲社會各界應主動關懷身邊青少年,及早辨識其情緒需要,作出轉介及支援,以避免香港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進一步惡化。
近一成中學生曾有自殘念頭
知友社調查結果指出,受訪中學生中,有約一成在過去一個月內,曾有自我傷害的念頭;而女性的問題又比男性嚴重。女性有自我傷害念頭者的百分率高達16%,而男性則有約7%。
調查結果又顯示,本港青少年潛藏的自我傷害意圖,已經相當嚴峻。此外,調查亦發現22.44%受訪中學生有輕度情緒困擾,23.49%有中度情緒困擾,8.58%則有嚴重情緒困擾。當中,只有不足一半(45.49%)受訪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狀態屬於良好,顯示實際情況並不理想。
至於對自殺風險有密切關係的兩個精神健康變項,包括「焦慮」與「自卑」,結果顯示有42.49%青少年有中等至非常厲害的焦慮程度,而47.28%的青少年,則有中等至非常厲害的自卑情況。
建議由青少年個人及社會宏觀兩個層面入手減自殺率
童軍知友社總監陳立基,促請政府當局,須正視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危機;而父母、老師、同學和朋輩,都應該主動關懷身邊的青少年。副童軍知友社總監(青少年服務)馮志豪認為,要有效減低青少年自殺率,必須從根源處理,而非只於發生自殺情況時才緊急介入。因此,改善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是更有效的預防策略,建議可由青少年個人及社會宏觀兩個層面入手。青少年個人層面方面,建議加強青少年學習「自我關懷」的概念,及早辨識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並於需要時懂得求助。童軍知友社執行委員會主席余錦榮指,童軍知友社「友善社區──SOUL Keeper精神健康守護者」計劃,將致力建立「青年人精神健康友善社區」,透過與不同的持份者合作,建立支援網絡。
據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日前書面回覆議員質詢時指出,過去3年全港中小學向局方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數字,分別為21、25及25宗,而截至今年10月,就已有27宗,數字有上升趨勢,估計是受疫情及復常後學生需要面對較大的學業挑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