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社交平台及討論區均出現大量報稱售賣口罩的帖文,但最終有多少買家能成功取貨?警方過去5日在全港多處展開拘捕行動,拘捕31人,包括18男13女,估計涉及145宗口罩騙案、逾400人受害,涉案金額達300萬元。案中最大涉款額是一名在非牟利團體任義工、十多歲男學生為團體代購口罩,惟最終被騙去36萬元。警方行動中檢獲手提電話、提款卡和電腦設備等。
該145宗騙案中,一宗涉126名受害人,涉款130萬元,拘捕3男1女,年齡介乎22至61歲,涉嫌串謀詐騙。另一宗涉122人,涉款10萬,拘捕兩名19歲男子,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新界北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吳淑怡表示,1月初有人於網上平台刊登廣告,訛稱有口罩出售,聲稱可在2月初發貨,但當買家轉帳後,騙徒先以不同藉口拖延發貨,其後失聯,警方發現該騙徒於3月再重開網站,估計擬再度行騙,於是本月展開拘捕行動。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樂生(圓圖)指,由2月截至昨日警方共接獲1,865宗口罩騙案,涉及逾3,900名受害人及近5,700萬元。陳指,騙徒慣用手法是會於社交平台、二手買賣網站上訛稱有口罩出售,當顧客轉帳後,騙徒便會失去聯絡,而相關網站或社交平台亦隨即被刪除。陳樂生透露,有騙徒以小型犯罪集團運作,而部分騙徒會誘使他人借出或出售其銀行帳戶,供騙徒收取騙款,增加警方調查難度。他強調如借用銀行帳戶予騙徒亦有機會觸犯洗黑錢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