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過了不容易的大半年,但對有使命感的人,這或是推動他們投身醫護界更大動力。途徑之一是文憑試畢業生報考醫管局護士學校,今年放榜前已有逾千人報讀,爭奪三間普通科護士學校的300個學額。伊利沙伯醫院普通科護士學校校長張美茵籲學生擬投身護士前,要清楚自己志向,是否有使命感,亦要準備好接受高壓及挑戰大的工作環境。
![伊院護士學校裝修模擬病房。(莊振邦攝)](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5347079_jp.jpg?itok=kY5Iqap1×tamp=1738791726)
伊院護士學校裝修模擬病房。(莊振邦攝)
![(左起)麥家裕、張美茵和甘婉筠。](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5347076_LO.jpg?itok=wUUheYTU×tamp=1738791726)
(左起)麥家裕、張美茵和甘婉筠。
正在明愛醫院護士學校就讀一年級的甘婉筠,已在香港大學化學系畢業,並從事兩年研究助理,但投身社會後,令她反思自己的職業取向,最終決定放棄工作,重新報讀護士學校,冀轉行做註冊護士。她稱,自己愛做與人接觸的工作,報讀課程後,亦透過學習體會到當護士的使命,除了照顧病人生理需要,病人及病人家屬的心情亦要兼顧到。今年於屯門醫院護士學校畢業,並於新界西醫院聯網工作的麥家裕,則稱中學時參與醫院義工計劃,發現自己喜歡與病人溝通。她稱實習時曾試過周一至六在病房工作,周日則做護士學生兼職(俗稱「TUNS」),故深切體會到醫護工作的忙碌,亦已習慣,聽到病人的一句「早晨」已感滿足。
伊利沙伯醫院、屯門醫院及明愛醫院設普通科護士學校,其護理學高級文憑提供3年的註冊護士課程,各校有100個學額。張美茵指,課程優勢在於實習時數已超出護士管理局最低要求,加上學校與醫院關係密切,可借用醫院師資及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觀及體驗學習。八成學生會在畢業後兩年內修讀兼讀制學士課程,學生便可在5年後除獲學士學位,亦較一般學士畢業生多兩年工作經驗。
伊利沙伯醫院護士學校今年60周年做了大規模裝修,除了翻新課室、自修室及模擬病房,圖書館亦提供20部可接駁醫院學術資源的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