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外洩事故增三成,鍾麗玲倡修例加強罰則。(資料圖片)
私隱專員公署今日(17日)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作工作簡報。去年公署接獲203宗涉及個人資料外洩事故,較前年多三成。新思維狄志遠直言,外洩事故頻生讓市民覺得私隱專員沒有權力執法,是否一個「無牙老虎」。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公署正與政府合作檢視《私隱條例》,建議修例加大公署權力,包括向外洩機構施加行政罰款,又建議設立強制通報機制及直接規管資料處理者,而修例要考慮對營商環境的影響,將罰則定在合理水平。另外,由於AI技術迅速普及化,公署正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再發布使用 AI 的相關指引。
「起底」個案較前年跌42%
鍾麗玲又指,現時本港網上起底個案已大為減少,公署去年共處理442宗「起底」個案,較前年大幅減少 42%,當中已就118宗個案展開刑事調查,至今有20人被捕。以上主要涉及金錢糾紛,有10宗則涉及政見糾紛,她表示自從《2021年個人資料條例》實施後,因政見而發生的「起底」情況已大幅減少,被起底人士多為執法人員,小部分為政治人物,相關起底訊息皆是幾年前的訊息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