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辦︰短訊發送人登記制一直有效運作
一名男子涉嫌利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假扮「#」號開頭的短訊,企圖騙取信用卡資料,被警方拘捕。通訊辦指,「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自二零二三年十二月推出至今,一直有效運作。這次事件涉及不法分子涉嫌使用非法無線電設備干擾電訊網絡的正常運作,而有關設備只能干擾有限範圍內的手機。通訊辦相信事件屬個別情況,並不影響「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整體實施成效及日後運作。通訊辦已要求各流動網絡營辦商加強監察網絡異常訊號,並設立通報機制,一旦發現再有可疑情況,通訊辦會迅速與警方採取跟進行動。
超過440個公私營機構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短訊發送人」
在「短訊發送人登記制」下,只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才可使用其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而電訊商會攔截由非已獲認證的發送人透過互聯網發出的偽冒短訊。截至今年1月底,已有超過440個公私營機構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短訊發送人」,涵蓋電訊、銀行、金融、航空、速遞等不同行業及政府部門和機構,詳細名單已列載於通訊辦網站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冊」 (https://app2.ofca.gov.hk/apps/ssrs/onlineEnquiry?lang=zh_HK),以供市民參考。
勿隨便開啟短訊內超連結
通訊辦呼籲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如收到可疑短訊,切勿隨便開啟短訊內的超連結、披露個人資料或轉帳金錢,並應即時聯絡通訊辦(29616333)或警方提供有關資料,以便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