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發表一項調查,指分別逾六成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基層,身心健康屬不健康水平。(何美澄攝)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發表一項調查,指近五成半居於劏房、寮屋等不適切居所的基層,自評健康狀況一般或差,逾六成人經「SF-12身體健康得分」評估,分數低於50分(100分滿分,50分屬不健康水平),38.9%認為其身體狀況與居住環境有關係,機構促政府優先改善舊樓的渠管等衛生狀況。
機構於去年底至今年初向527戶基層家庭作問卷調查,採用衛生署2014/15年度作人口住戶健康檢查的量表予受訪者填寫,結果指分別逾六成及九成在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得分低於50分,屬不健康水平。逾四分一受訪者出現肌肉筋骨勞損,近半因身體疼痛而影響工作。另有近四成認為身體狀況受居住空間狹小、室內潮濕、渠管異味等環境因素影響。
現年65歲的孔先生今年獲派公屋,此前居住不同劏房達17年,他認為因長時間於49方呎狹窄空間居住,令他腰、頸均出現勞損,現時需接受物理治療,潮濕環境亦令他出現關節風濕問題。
機構促政府確守「三年上樓」為房屋政策目標,縮短公屋輪候時間,並建立鄰里網絡支援隊,及早識別和跟進基層家庭身心健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