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施政報告》提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政府今(19日)宣布,擴展長者醫療券在內地大灣區城市的使用範圍,計劃在第三季起增加7間醫療機構,包括2間牙醫機構,以覆蓋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沿珠江三角洲的江邊設置服務點,方便在大灣區養老的港人。醫衛局局長盧寵茂指,計劃初心是便利在大灣區及香港居住的長者,提供選擇,強調沒有設績效指標(KPI),認為是不切實際。
7間醫療機構名單 料第三季起投入服務
新增7增醫療機構,採取「5+2」方式,即5間綜合醫療機構及2間牙科專業服務機構。在新增5間綜合醫療機構方面,除現有深圳港大醫院一院兩個服務點外,還包括:
- 廣州市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廣州市南沙合作區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
- 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
- 東莞東華醫院
- 深圳和睦家醫院
至於新加入的2間牙科服務機構,包括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及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深圳朱勝吉口腔門診部。政府預計7間醫療機構於今年第三季陸續開展服務。
盧寵茂:就受惠人數設KPI是不切實際
醫衛局局長盧寵茂解釋,政府以方便為依歸,參考了八大因素,才決定揀選今次這5間醫療機構,包括地理位置等,形容是「精心布局」,做到「珠三角核心全覆蓋」。他強調計劃初心是便利在大灣區及香港居住的長者,沒有就受惠人數預設KPI,並指是否有需要新增服務點、以及相關服務好不好,應該由居於內地的香港長者說了算,訂立服務人數不切實際。
盧寵茂又提到,今次計劃為長者醫療券計劃在內地帶來4個突破,包括首次衝出港深,覆蓋大灣區核心、首次有非港資內地三甲醫療機構參與、首次有民營醫療機構參與,以及首次有牙科專業醫療機構參與,又指過去8年共有1.6萬人使用,總就診人次逾16萬、金額超過5,000萬港元。
在收費方面,醫衞局副秘書長李力綱表示,醫療券只適用於指定科室/基層醫療服務,而公立、民營醫療機構受內地單位嚴格監管,試點機構不可因醫療券而增加收費。他透露,部分試點更因納入計劃推出套餐優惠。
民建聯:特區做到「急市民所急」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表示,歡迎政府公布計劃,認為特區做到「急市民所急」。他提到不少香港長者在疫情期間長居內地,亦有不少長者在深圳使用醫療券。他希望特區官員再走前些,包括推動內地安老院舍容許香港長者使用醫療券;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至住院服務、日間手術等。而現時醫療券「過河」後,李世榮表示希望特區及內地相關部門商量,「打通」藥物及器材,讓市民可「一條龍」看醫生。
李世榮指,香港公營醫療壓力飽和,安排香港長者在港看醫生,成本差不多等同容許長者在內地使用醫療券,此舉可以分流,減輕香港公營醫療壓力。另外,李世榮關注今次特區政府向多少間內地醫療機構「敲門」,希望特區交代相關機構不同意合作的原因。今次措施新增2間牙科機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提到在香港洗牙「閒閒地」需500、600元,在內地則低至88元,兩者價錢相距十分大。他希望今次試點計劃後,有更多內地醫療機構參與,令網絡滲透更深、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