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2-28 06:00:00

預算案428億紓困 後生仔嘆0受惠 前路可以點……

分享: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昨出爐,財政司長陳茂波早已放風,因過千億財政盈餘的日子不再,加上外圍經濟不穩,故會更審慎理財。陳茂波昨公布預算案會預留約1,500億元在利民紓困措施及經濟發展;在「派糖」方面,會繼續提出退稅及綜援雙糧等單次紓困措施,涉款428億7千萬元,較去年「縮水」逾200億。整份預算案涵蓋範疇甚廣,唯對投入社會不久的一代「後生仔」,不論紓困或支援方面均著墨不多;有關注青年事務的團體更指,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多年仍背負住逾十萬元學債,認為政府應提供適切支援。

陳茂波(左二)指出,預算案中的一次性措施,金額並不小。(蘇文傑攝)

陳茂波(左二)指出,預算案中的一次性措施,金額並不小。(蘇文傑攝)

陳茂波指在籌備預算案時,以「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利民生」為大方向,而總結2018/19政府年度盈餘為587億元,各項經常性開支及一次性措施涵蓋各社會階層,合共預備動用的新資源約1,500億元,陳茂波形容「在提升公共服務、支援企業、利民紓困和投資未來方面,毫不吝嗇。」不過,本報昨於公布預算案後所做的街訪發現,不少「收入唔高、不用交稅、無物業」的年輕人均對預算案嘆一句「0受惠」。其中,23歲、任職文員的吳先生指,他在預算案中「零得著」,因他既未有置業,月入亦未足以繳稅,故所有「派糖」措施對他亦無幫助,並認為政府直接派錢的效用更大。25歲的朱小姐則指,持續進修基金會對年輕人有幫助,認為政府可在相關範疇增加資助。根據統計處數據,截至2018年底,本港有約91萬人口為20至29歲的年輕人,預算案卻未見提供適切措施。

adblk6

團體倡提供學債償還支援
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幹事何詩慧直言,預算案中只有向有需要學生發放2,500元津貼的措施,是直接惠及年輕人,認為相當不足。她指出,大部分大專生畢業後均有10萬元或以上的學債要償還,不少人更是畢業後「還足十年」仍負債,形容2,500元僅屬杯水車薪。何詩慧建議,將3萬元學券計劃延伸至副學位及八大院校自資課程,以減輕學生還款額及壓力。她又提出政府應將學生畢業後收入與還款額掛鈎,如只需還月薪的5%,令年輕人壓力不致太大。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亦指,預算案一向忽略年輕人的需要,又同意政府應協助償還部分學債,以減輕學生負擔。他形容今次的「派糖」措施可謂無驚喜,指出去年政府坐擁過千億盈餘,陳茂波仍然不太願意「派糖」,今年盈餘減少,加上外圍環境不穩,政府更是「大條道理」減少「派糖」,但587億元的盈餘仍是相當高的金額,政府絕對有條件「派得鬆手啲」。他又指出,綜援「出雙糧」幾近已變成每年皆有的措施,是否代表綜援政策有缺陷,如是政府應就政策作全面檢討。

adblk7

退稅上限大減三分一
由於財政盈餘大幅下降,今年整體「派糖」措施明顯較去年「縮水」,其中打工仔最關注的退稅,本年度繼續獲退75%薪俸稅或個人利得稅,上限就由去年的3萬元大減三分一至2萬元,免稅額、稅率維持不變。政府預料全港約有191萬人受惠,政府少收170億元。至於僱主需繳交的利得稅亦是減免75%,而寬免上限同樣由去年3萬元減至2萬元;至於2019至2020年度的商業登記費亦會寬免,預計140萬個商戶受惠。業主亦繼續可享四季的差餉寬免,但每季上限則由2,500元縮至1,500元,約329萬個物業受惠,政府因而少收150億元。

adblk8

至於領取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等社會津貼的基層人士,去年獲「出三糧」,但今年回復至「出雙糧」,預計公帑花費約40億元。長者方面,醫療券會一次過額外增加1,000元,而累積上限則由5,000元增加至8,000元。

續免日校生DSE報名費
各項派糖措施中,唯一加碼的是在教育範疇,會向有需要學生發放2,500元津貼,支援學習需要,開支約8.9億元。政府消息指,去年發放2,000元津貼後認為有需要增加資助,而在考慮盈餘、財政情況等一籃子因素後決定增加500元,受惠對象包括接受學前教育至專上教育、現行學費減免計劃下的學生,合共約35.7萬名學生受惠。另外,明年中學文憑試(DSE)的日校考生繼續會有政府代繳考試費。

adblk9

對於「派糖」縮水,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是次預算案中的一次性措施有逾400億元,相對587億元的盈餘,比例都是大的,即使考慮到外圍經濟環境一般,有關的措施亦不想減太多。他又特別提到,向領取社會津貼的人士繼續「出雙糧」,已對基層人士有一定照顧。
           財政預算案專頁,另見A4~A10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