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市場,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站式購物點,由新鮮蔬果、急凍肉類到糧油雜貨都應有盡有。目前單是兩大品牌惠康和百佳,就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開設了約540間超市。這些連鎖超市及便利店,每個月總共為香港創造約45億的零售銷貨價值,佔全港零售銷售額約14%。
超市這種自助購物的零售方式,其實在1960年代才出現。香港歷史上第一間超級市場,既非惠康,亦非百佳,而是一間叫「大利連」的超市。一起看看它是甚麼「來頭」!
大利連超市 牛奶公司及連卡佛合營
「大利連」超市,英文名叫Dairy Lane,由牛奶公司(Dairy Farm)及連卡佛(Lane Crawford)合作經營,店舖位於中環德輔道中的皇室行、即如今歷山大廈一帶。「大利連」銷售的貨品,包括即製麵包及外國進口貨,價格走中上路線,主要服務外籍顧客。雖然1960年代之前,市面上未有超級市場,但不少由本地商人經營的士多及辦館,早就有洋酒、罐頭等進口貨出售,創辦於1945年的惠康辦館正是其一。
上世紀初物流採購業不及今天發達,洋貨稀有。洋船在香港泊岸時,一些船員會向辦館兜售由外國帶來洋酒及罐頭。由於利錢豐厚,辦館均樂於收購這些進口貨;一些辦館甚至會請外國客戶幫忙介紹洋貨供應商,洽購貨品出售,拓展商機。
牛奶公司收購惠康 超市引入自助購物模式
1964年,牛奶公司分別收購了惠康辦館,以及連卡佛的所持有的大利連股份,在超市業大展拳腳,同時引進美國超市的自助購物模式。從此,顧客毋須依賴店員取貨,可自行於貨架選購貨品,開創超市購物新體驗。超市對民生的另一項重大影響,就是袋裝米的推出。米飯是華人主食,家家必備。在超市出現之前,市民一般會到米舖「糴米」,等候米舖工人把一袋袋米糧送上門。但自從超市在1970年代推出容量較小的袋裝米,到米舖「糴米」的人就買少見少,導致這個傳統行業幾近絕迹。不過,早期的超市由於定價偏高,選址多局限於中上地段,故在1980年代之前,超市發展始終未成氣候。
屈臣氏成立百佳超市 惠康與大利連合併
隨着1972年,老牌英資公司屈臣氏成立的百佳超級市場,在港島南灣開設第一間分店,1980年牛奶公司將「大利連」超市和惠康辦館合併,變成惠康超級市場,兩大外資超市的競爭白熱化,分店愈開愈多,超市才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1976年全港的超市數目還不到100間,20年後數目增長超過10倍,1996年全港超市更突破1,000間;除了外資,華資、中資企業亦加入戰團,分一杯羹。面對連鎖超市網絡日益壯大,甚至掀起價格戰,舊式士多和辦館開始不敵競爭被淘汰。
超市發展 見證港人四處奔走到足不出戶網購
以前要採購一天生活所需,市民得四處奔走,光顧街市、米舖、士多辦館,如今所有物品都可以在一間超市買齊;個別超市更是24小時營業,晝夜無休。在電子商貿發達的今日,超市不再局限於實體店,大家上網按幾個掣,就可將全球各地產品盡收囊中,甚至貨比三家,以最低價錢把心頭好直送回家。雖然科技進步,生活是方便了,但街坊士多那溫暖而濃郁的人情味,卻又是冰冷的屏幕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