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9151378_PV.jpg?itok=PS0dpuZ-×tamp=1739057133)
(圖1)
![(圖2)](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9151381_RN.jpg?itok=l7CYSSmB×tamp=1739057133)
(圖2)
在台灣,政府為加強防疫,向66家本地口罩廠定額收購醫用口罩,以「實名制」平價供應民眾,未料其中一家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口罩廠「加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加利」),竟在上月進口337.8萬個非醫用大陸安徽製口罩,直接包裝成自家製實名制口罩供應市場。加利姓林老闆承認「做了錯誤的決定」,但又指「我不後悔」,辯稱是不忍員工加班應付政府訂單才這樣做。
台灣傳媒報道,新北市有藥房職員前日收到加利的實名制口罩後,發現其中一包口罩夾了張簡體字「產品合格證」(圖1),上面註明產品名稱為「Arl牌平面型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生產商為「安徽安景瑞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涉事口罩的鋼印亦非實名制口罩規定的「Made In Taiwan」,而是加利口罩的英文「Carry mask」(圖2)。職員向加利查詢,加利聲稱該批口罩本欲外銷,但因台灣需求增加,才轉作實名制口罩。
或更多廠商混大陸口罩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同日接獲藥師公會相關報告後,連夜聯同法務部調查局台北調查處及新北衛生局赴加利,當場查獲涉事大陸製口罩及相關進口報表,隨即下令加利停工及停止出貨。地方檢察處及調查處已介入調查。加利曾於4月聲稱,利用政府資助的1部口罩機,可日產14萬個實名制口罩,高於政府目標的10萬個。另外,食藥署昨發現,或多1至2家口罩廠涉混入大陸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