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九州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吃飯時細嚼慢嚥的人,比狼吞虎嚥的人少了42%的肥胖機率。
該大學追訪6萬名參加實驗人士的進食情況,當中有22,070名狼吞虎嚥者、33,455名一般進食速度者,及4,192名細嚼慢嚥者。而狼吞虎嚥者的腰圍,平均比細嚼慢嚥者多出0.62公分。研究人員認為,食物吃下肚後20分鐘大腦才會感到胃部飽脹。
研究人員指,「儘管已經攝取足夠熱量,但狼吞虎嚥者仍舊繼續進食,直到20分鐘後大腦接收到飽的訊息,這樣的飲食法會令體重增加」。研究又發現,每周若有3次慢慢食用晚餐超過2小時,可減少10%的肥胖風險,研究團隊將肥胖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5。有關研究已發布在《BMJ Open》醫學期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