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2017-11-28 14:00:00

斯德哥爾摩 諾貝爾獎 「廳」故事

分享:
磚紅色的市政廳,塔頂有「三王冠」標誌。

磚紅色的市政廳,塔頂有「三王冠」標誌。

「藍廳」是諾貝爾晚宴的主要場地。 市政廳夜色展現莊嚴宏偉的面貌。 大樓下有拱廊裝飾,具古典美。 參觀次序是經樓梯從「藍廳」走到「金廳」。 「藍廳」柱廊用了不對稱設計。 晚宴的盛況,只有從圖片中得知。 晚宴用的專題餐具,精美簡單。 牆壁上的星形圖案,特別為皇室人員出場而設。 「藍廳」唯一有藍色的地方,隱藏在簷篷底部。 建築物主樓外有大花園,靠近河邊。 「金廳」有金碧輝煌的場面,華麗奪目。 用馬賽克砌出瑞典古代寓言故事。 諾貝爾獎金幣朱古力,人人皆可擁有。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獎名單,10月經已陸續揭曉,肯定了多位學術專才的成就。下月10日,是頒獎典禮舉行的大日子,所有人的焦點,將會重投瑞典首都,因為除了和平獎依舊在挪威奧斯陸(Oslo)頒發外,一切有關活動,都聚焦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屬於旅遊勝地的市政廳(Stadshuset),雖然並非頒獎場地,卻備受矚目,只因有另外的角色。文、圖:何志光

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於1901年開始頒發的獎項,共涵蓋5個領域。阿佛烈成立了一個基金會,每年將基金收入的利息,頒發給得獎人,以表揚他們對社會的卓越貢獻,或進行傑出研究。他們來自物理學、化學、醫學與文學,另外,對於促進世界和平的個人或團體,亦設有獎項。

 

晚會大廳 城中焦點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滿載諾貝爾獎的趣味話題,它位於市中心,在國王島(Kungsholmen)上,是一幢矗立在河邊的紅磚結構物,106米高的鐘樓,頂上有金光閃閃,象徵瑞典的「三王冠」標誌,十分奪目。市政廳本來是舉行議會的重要地方,為何竟然變成了旅遊樂園,成為遊客絡繹不絕必到的景點?完全有賴諾貝爾獎效應,它內部有兩個大廳,「藍廳」(Blå hallen)和「金廳」(Gyllene Salen),分別以精緻的建築工藝,以及兩種風格不同的設計概念串成,憑藉諾貝爾獎的名氣,特別受人尊重,被一致讚賞。

需知舉行頒獎的地方,在斯德哥爾摩另有專屬地點,是藍色音樂廳,而吸引遊客參觀的市政廳,因為亦有一所暱稱「藍廳」的地方,才出現了美麗的誤會。令人興奮的是,這雖然是知識上的誤解,但是在視覺上,「藍廳」的魅力,猶勝音樂廳,只是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一般遊客不會到音樂廳,而選擇走訪頒獎典禮完結後,用作舉行晚宴的「藍廳」,幻想一下宴會時衣香鬢影的熱鬧情況;當晚宴完畢,賓客便會移步到相連的「金廳」,參加舞會,於是,兩個各有特色的大廳,順理成章成為了城中最受歡迎的名勝。

 

大樓設計 暗藏玄機
市政廳接近百年歷史,大樓被兩個廣場及內外庭園圍繞,所有入場觀眾,都必須守秩序,先參觀「藍廳」,後到「金廳」。「藍廳」由800萬塊紅磚砌成,內部空間感寬闊,高樓底,屬於新派浪漫主義設計模式,並採用了不對稱的建築手法,四周有柱廊,分別有單柱及雙柱造型,每個人的視線沿著牆壁向上移動,發現門窗也有單數與雙數之分,而部分紅磚看似損毀,實際上是設計師的心思,故意用人手在其中約100萬塊磚上打孔,做出特別效果,為整個建築物增添懷舊味道。大家或許有疑問,棕紅色的建築物,卻稱為「藍廳」,應該是有典故吧。據悉「藍廳」的地台原本是綠色的,看似花園,而設計師Ragnar Östberg原本打算用藍色做主調,襯托地台,協調出自然又浪漫的氣氛,然而當他在現場見到紅磚後,產生了強烈好感,於是改變計劃,保留原物。基於當初設計師的計劃早已廣泛流傳,深入民間,所以人們也繼續用「藍廳」作稱呼,一直至今。

踏進「藍廳」,很多人必定即時估量晚宴的盛況,我們難以明白現場空間有限,如何容納1,300人同時進餐?按傳統,賓客會享用3道菜式,規定由持有認可證書的侍應生招待客人,他們要在2分鐘內將食物由廚房送到客人面前,因為賓客數目多,所有人就座之後,椅子之間的距離只剩下10厘米,在這樣狹窄的環境下快速完成專業任務,具挑戰性。獲邀出席的嘉賓,主要來自學術界,或得獎者的相關界別,據聞近年籌備委員開始接受大學生及年輕人申請參加,政府為他們特別預設座位,通過評選,便可以做座上客,藉此加強與年輕一輩溝通,目光遠大,今天,香港剛好有類似構想,且看事態如何發展下去。

從「藍廳」轉到「金廳」參加舞會,是晚餐後的娛樂活動。「金廳」在二樓,經樓梯直達。「金廳」外有懸掛式平台,作用不容輕視,在平台上看「藍廳」全景,相當宏偉;晚宴準備開始時,皇室人員在平台徐徐亮相,循遊客參觀路線的相反方向,落樓梯慢慢走向「藍廳」。誰料到這裡埋藏著一個小秘密,鮮為人知;為求全體皇室人員出場時視線一致,原來設計師早已經在平台對面,相對位置稍高一點的牆壁,巧妙地嵌入了一顆星狀圖案,因此,每名皇室人員出場時,只需要盯著圖案慢走,便達到統一儀態的效果。

「金廳」名副其實,金碧輝煌,作為舞會場地,不作他選。原本結構只是以石材為主,1917年,政府收到匿名人士一筆可觀捐款,進行美化工程,結果用了超過1,800萬件由玻璃和黃金合成的馬賽克,裝飾大廳,閃閃發光,氣派華麗。成就這種觀感,全靠妙用了三文治技術製作馬賽克,方法是用兩片玻璃,中間放入黃金薄片,大幅節省昂貴材料之餘,又做到燈光照射下,全屋閃爍的特別效果。

「藍廳」是諾貝爾晚宴的主要場地。 市政廳夜色展現莊嚴宏偉的面貌。 大樓下有拱廊裝飾,具古典美。 參觀次序是經樓梯從「藍廳」走到「金廳」。 「藍廳」柱廊用了不對稱設計。 晚宴的盛況,只有從圖片中得知。 晚宴用的專題餐具,精美簡單。 牆壁上的星形圖案,特別為皇室人員出場而設。 「藍廳」唯一有藍色的地方,隱藏在簷篷底部。 建築物主樓外有大花園,靠近河邊。 「金廳」有金碧輝煌的場面,華麗奪目。 用馬賽克砌出瑞典古代寓言故事。 諾貝爾獎金幣朱古力,人人皆可擁有。

INFO

簽證:持BNO與特區護照人士免簽證。查詢﹕2521 1212(瑞典領事館)

機票:芬蘭航空來回香港至斯德哥爾摩,票價由5,211港元起,已經包括所有費用。

注意:市政廳只招待團體參觀
網址:www.visitsweden.com

貨幣:單位是瑞典克朗(SEK),1克朗約等於0.93港元

adblk6
「藍廳」是諾貝爾晚宴的主要場地。 市政廳夜色展現莊嚴宏偉的面貌。 大樓下有拱廊裝飾,具古典美。 參觀次序是經樓梯從「藍廳」走到「金廳」。 「藍廳」柱廊用了不對稱設計。 晚宴的盛況,只有從圖片中得知。 晚宴用的專題餐具,精美簡單。 牆壁上的星形圖案,特別為皇室人員出場而設。 「藍廳」唯一有藍色的地方,隱藏在簷篷底部。 建築物主樓外有大花園,靠近河邊。 「金廳」有金碧輝煌的場面,華麗奪目。 用馬賽克砌出瑞典古代寓言故事。 諾貝爾獎金幣朱古力,人人皆可擁有。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