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皇維多利亞時期,香港被割讓給英國; 伊利沙伯二世時期,香港回歸中國。儘管這座城市的命運與兩位女皇的聯繫如此緊密,香港的街道命名,與大英帝國皇室相關的,卻只有英皇道、太子道、公主道,而沒有女皇道,倒是有一個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是香港最老的街道,也是迄今為止名氣最大的街道。皇后大道的故事歷史悠久,頭緒繁多,讓我們先從香港島的西部講起。
干諾道、德輔道、皇后大道貫穿港島
香港島西部主要由西營盤、石塘咀、堅尼地城三部分組成。 著名的西環碼頭如一方巨硯伸入碧波之中,為攝影發燒友所鍾愛,譽之「天空之鏡」。 天空之鏡旁邊,矗立著一座嶄新的繭型建築——堅尼地城游泳池。 游泳池外觀獨特,隱隱讓人聯想到北京的水立方,故有「西環水立方」之稱。從游泳池往東,三條大道呈放射狀貫穿整個港島。 由北往南依次是:干諾道,德輔道,皇后大道。
香港盛行風水學,嶺南文化講究以水為財。游泳池,水旺之地也。城市的三條主幹道以此為總源頭,沿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延伸而去,是不是暗含紫氣東來、財源通達的寓意呢?
這當然是附會了,游泳池與三條大道壓根就不是同期佈局的。三條大道中最年輕的干諾道,也有上百年歷史了。而堅尼地城游泳池作為一個新地標,不過是因應地鐵通到西環,需要在游泳池原址修建地鐵站,幾年前才從附近搬遷過來的。 那麼,市政當局在為游泳池選址時,有沒有刻意連接三條大道,取水為財、潤澤香江的考慮?沒查到相關資料,只是從香港的地形地勢和歷史發展看,這個佈局確有不言而喻之妙。
1841年1月26日,英軍在西營盤附近登陸,香港作為近現代城市的建城史由此開始。由於早期發展以航海貿易為主要動力,西營盤附近的西環碼頭成為城市的龍興之地。 不過,這座後來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遠東新城,當時並不叫香港,而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稱維多利亞城。不僅如此,該城背靠的太平山主峰(扯旗山)也被改名為維多利亞峰,面向的海港則被命名為維多利亞港。
港督砵典乍命名 錯譯為皇后大道
維多利亞城由西環、上環、中環、下環四個城區組成。 連接四個城區的主幹道Queen's Road,由首任港督砵典乍親自命名,1841年開建,次年即告落成,就是鼎鼎有名的皇后大道。這條本該譯作女皇大道的主幹道,被錯譯為皇后大道,可能是當時的華人師爺不知道(或故意不知道)Queen既可以是皇后,也可以是女皇。更有趣的是,中環有一條南北向的小街,全長600米,連接干諾道、德輔道和皇后大道,名QueenVictoria Street,中文竟被譯作域多利皇后街。
對這個誤譯,港英當局曾於1890年發文予以澄清,但人們還是將錯就錯。 當局也不以為忤,乾脆趁紀念維多利亞女皇登基60周年之際,重新在維多利亞城西郊的堅尼地城與薄扶林之間,修築了一條與皇后大道差不多長的郊區公路,直接命名為Victoria Road(域多利道),以免再被誤譯。
富歷史文化 如走畢整個香港
皇后大道大致呈東西走向,沿維多利亞港南岸蜿蜒而行。當你從西環堅尼地城出發,由西往東走完皇后大道,抵達下環跑馬地,品味著沿途風物中滲透出來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你彷彿走完了整個香港。
皇后大道全長約5公里,分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和皇后大道東三段。 開埠初期,不少華人住在皇后大道中一帶。由於港英政府要將這里發展為行政及商業中心,華人居民陸續西遷至上環及西營盤一帶。
因此,皇后大道西及其周邊區域,迄今仍是中國傳統文化色彩比較濃厚的地區。 這一點可用視覺和嗅覺去感受:街道兩旁滿是香燭店、中草藥店、中式裁縫店、小吃店和海產品店,紙品坊外掛著彩紙燈籠,草藥線香、點心靚湯、魚鮑乾貨的氣味撲面而來,傳遞著一種老范而親切的招呼......
本文內容獲中華書局授權轉載,文章題目由am730編輯所擬。
內容轉載自:《藏在地名裏的香港》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木木 著;運豐 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