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路線又名「東梅古道」,其中白芒至梅窩段於2008年被命名為「香港奧運徑」;全程約10公里,漫步約3小時,沿途風景優美,可作親子行山樂的路線。
文: 李以強(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 原文刊於2017年6月
東涌起步 經香港奧運徑
從東涌地鐵站走入東薈城商場,穿過藍天海岸和映灣園等屋苑,然後轉入喜東街,從中國石化油站旁的隱蔽路口進入,接著漫步於海濱長廊,右邊是港鐵東涌線的路軌,左邊眺望興建中的人工島和接駁大橋,石堤旁野生了各種雜樹野草如馬鞍藤、含羞草和花開艷麗的馬櫻丹等。到大蠔灣,穿過北大嶼山公路下的行人隧道便到了村口,也踏上了香港奧運徑,留意沿途地上嵌入了各種運動標誌的圖案。
大蠔灣是一個海灣,高速公路把海灣攔封起來,看起來就像個湖。此帶已被劃為「具特別科學價值地區」,極富生態價值;其中大蠔河是香港少數未受污染的河道之一,可找到46種淡水魚,佔全港品種半數以上,也是魚類品種最多的河流。沿海岸線有大片紅樹林,棲息了各種泥灘生物如鱟、螺、彈塗魚和招潮蟹等,而小溪中則可找到香港瘰螈的蹤影。
白芒更樓保存完整
大蠔灣有3條古村,分別是白芒、牛牯塱和大蠔,合稱「三鄉」,有二百多年歷史,在清代有駐軍防守。沿村路漫步入村,首先到的是白芒村,村口有一塊平整分裂的大石,恍似被人用劍擘開,故名試劍石;旁邊有一座香港保存得最完整的更樓,約兩層樓高,已有七十多年歷史,花崗岩結構,當年用作防禦土匪和海盜,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樓主要用作抵抗日本人入侵,戰後至1962年曾改作為學校,門匾仍隱約看到「白望鄉學校」。此外,白芒建村時興建的門樓和圍牆,連同更樓和祠堂已一併列為法定古蹟。
離開了白芒村,越過小山坳和小橋,看見很多蝴蝶在路旁和荒廢田畿上飛舞。經過牛牯塱的村口後,到了一個分岔路口,右方往大蠔村,選擇左方過橋,小橋叫「萬興橋」,橋下是大蠔河其中一條支流。接著是上山的英泥小徑,途中回望左面山腰,細心觀察,可發現樹叢中矗立著另一座更樓,此更樓監察範圍比村口那座更遼闊遙遠。
梅窩銀礦洞1896年停產
終於到達了山崗上的涼亭,展望四週,景觀開揚,優美的河谷海灣景色盡入眼簾。小休後,續在山嶺中迂迴前進,穿過黃公田濕地,不久便到了「望渡坳避雨亭」,居高遠眺,梅窩已在前方腳下。下山是一段漫長的石級,到山腳時會經過銀礦洞,此洞於1862年經人工開鑿而成,但由於銀礦質素欠佳,於1896年便停止開採。銀礦洞之下便是銀礦灣瀑布,流水從兩旁急瀉而下,頗為壯觀。
離開了瀑布,穿過白銀鄉的門樓,此門樓上的村名已被藤蔓遮蓋;接著沿大路出銀礦灣,可在區內的餐廳午膳,或出泳灘游玩,然後沿海旁行人道出梅窩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