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好前途》以共融團隊形式製作,將年輕衝勁與豐富經驗結合。
因為經濟失衡,導致階層固化,年輕一代草根階層,愈難力爭上游,不滿情緒充斥普整個城市。鬼才組合籌辦的舞台劇《大好前途》(Great Expectations),劇本改編自英國作家狄更斯的經典名著,講述主角Pip,如何憑草根身份,躋身上流社會的故事。
《大好前途》由曾導演《孤星淚》、《大鼻子情聖》等經典獲獎舞台劇的莊培德(Peter Jordan)執導,集結一班無分膚色、年齡與資歷的多元共融團隊,以爽快流暢的簡約劇場(poor theatre)手法,演繹狄更斯晚年的名作,透過主角的命運一再反轉來層層推進,在一連串扣人心弦又幽默的故事中,展現一念善意能逆轉人生,生命裡有遠比財富與社會地位更重要的事物。希望戲迷在奔逐名利的營役生活中,能發現改變命運的法門,找到真正能滿足人生的志向和所愛。

用兩小時,講一個擁600頁的故事,是本劇的創作難度。
簡約劇場手法 處理狄更斯名著
Peter Jordan首次將狄更斯名作,改編為廣東話劇場作品,更以簡約劇場手法,將600 頁小說濃縮為兩小時節目,摒棄浮華服裝和舞台布置,著重以演員的表演技巧和肢體語言,把每個角色的情感細緻真實地呈現。為了抓住原著精髓,導演將焦點,放在不同人物間來往的張力與關係,如貧與富、男與女、受過與未受過教育、老人與年輕人等。簡約劇場強調演員和觀眾之間的直接交流和互動,結局是開放式的,Pip的最後光景,將取決於觀眾對人生的反思。

於英國、意大利和香港從事戲劇、電視和電影工作逾30年的莊培德(Peter Jordan),2007至2013年,擔任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
包括少數族裔的新演員
而參與《大好前途》的新晉演員,包括董朗生、佘樂妍、少數族群演員Tina Villareal、Michael Khan與及浸會大學學生、崔藹璇芭蕾舞學校的小學生等,Peter Jordan希望香港人近年雖然經歷困境,但忽略生活對我們的真正意義的核心價值。「人只生存一次,找到真正而持久的滿足,在任何時代都非常重要。」
《大好前途》詳情:
日期:4月14至16日(共4場)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480、$380、$280
購票及查詢:art-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