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周 MIRROR的新聞多籮籮,相關社媒討論一浪接一浪,才子陶傑虛火論也帶來不少火花,大家可能對相關論點會有些疑惑,我嘗試在這裏利用大數據(註:數據截至5月4日中午 )來說話,探討一下相關話題。
MIRROR YouTube頻道在2018年11月4日發布第一條視頻,至今有34萬6千訂戶、139條視頻、3億500萬觀看量和350萬個點讚。從觀看量可見MIRROR頻道越來越受歡迎,從2020年的6,900萬到2021年的1億5千萬,2022年至今四個多月已達5,100萬。其中姜濤的《Dear My Friend,》MV觀看量為最高達1,600萬。這裏我想帶出評論量這個數據,這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代表感染力引起觀眾的參與並進行討論,《Dear My Friend,》的討論量也是最高超過4萬條。
圖一是把視頻的觀看和討論量進行分析,每年放上了一條趨勢線,趨勢線以上的視頻代表網民的參與度比較高。
鏡粉佈滿海外
要留意的是4月30日姜濤的第十胎新歌《作品的說話》,上架短短4天已獲得240萬的觀看量和8,800多條評論。利用自然語言分析來了解一下那些評論到底是說甚麼,主要意見包括這第十胎不是潮流的歌曲類型,但能接收這歌反戰和追求和平信息覺得很有意思。對剛23歲的姜濤可以從這個高度,用歌來傳達出大家關心的世界現況,加上自導自演的心機是有才華有實力有心胸有態度有志氣的表現。用上了一個戰亂避難所做主題背景、戰亂畫面到MV尾段嬰孩等創作意念,評論者對他刮目相看,覺得這歌很能代表香港和粵語歌的能量。
把數據源拉闊採集其他社媒上的數據再看看MIRROR這兩周的推廣(列表如下),並以在同期輿論機器全開的特首選舉作為基準來做比對。
- 4月23日 Jer、柳應廷新歌《離別的規矩》‧4月25日 MIRROR 新團歌《Innerspace》
- 4月26日 《MIRROR.WE.ARE LIVE CONCERT 2022》記者會
- 4月30日 姜濤生日「姜濤誕」和當天他的第十胎《作品的說話》,是單日社媒討論量用的高峰達2,800條
首先語言分布以中文為主佔總量的75%、其次是英語佔23%,日語有2%,餘下有少許其他亞洲語言如韓語、泰語及印尼語。談論MIRROR演唱會的語言覆蓋最廣,海外鏡粉希望能購到門票來觀賞演唱會。
港人關心姜濤生日多於特首選舉
圖二總結分析結果,
信息量比較大要簡單說明一下:
- 姜濤生日和MIRROR演唱會是貼帖量首兩位,比特首選舉分別高出95%和12%。
- 情感度最正面的是姜濤生日和他的新歌《作品的說話》,虛火論是唯一的負面話題。
- 傳播力最強的也是姜濤生日和MIRROR演唱會,分別是1千4百萬和1千3百萬,比特首選舉分別高出86%和76%。上架4天的《作品的說話》傳播力十分強勁,僅低於特首選舉14%。
數據的說話道出MIRROR、姜濤等成員的堅實!
文:劉偉良(Eden) / 社交媒體商業應用公司天勤(Tocanan)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