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的晶片出口禁令影響,全球半度體行業市值已蒸發2,400億美元(約18,720億港元)。全球知名硬體網站Tom's Hardware指出,美國政府今年10月對中國半導體及超級電腦行業實施全面制裁後相關業的總市值已損失約2,400億美元,不過外媒引述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財務官Brice Hill透露,中資企業可以透過調整其技術而巧妙地規避有關新規則。
Brice Hill預期,有客戶可能會決定改變計劃或技術,令其相關技術不會超過所規定的門檻。他透露,「有客戶正嘗試釐清,改變技術後便可以根據規則申請授權或許多。」
他沒有具體說明,但市場推斷中芯國際(981)將會採用17納米製程,這意味着中芯的客戶必須調整現有設計,以便晶片能達到特定性能及功率。至於長江存儲因128層以上的3D NAND設備遭斷供,可能減少3D NAND的層數,然而,128層3D NAND設備對應於非常特定的3D TLC或3D QLC容量,因此僅關閉某些層,將影響該些設備的經濟效益。
中芯國際估計會採用17納米製程
報道提到,中芯國際及長江存儲都不願意放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設備,加上調整設備製程的代價高昂,客戶驗證、資格認證又需時,難以指望短期內奏效。大多數中國專家認為,目前官方決心要推進半導體自主化,美國對晶片產業的禁令,反而會刺激中國更重視晶片業,加快行業發展速度。
美國最新出口法規限制進口可生產14納米/16納米及以下節點非平面晶體管邏輯芯片、128層及以上3D NAND、18納米半間距及以下DRAM存儲芯片的美國工具和技術。這些都是當今廣泛使用的相當先進的工藝技術,需要應用材料、KLA 和 Lam Research 等美國公司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