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否發覺近20年來香港的四季變化變得愈來愈不明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城市現代化而不斷排放「碳」為主的溫室氣體,至近半個世紀情況加劇,超越地球的負荷,氣候暖化已關乎到地球物種存亡。而現時普遍共識是,升溫必須控制至1.5℃內這個令地球環境急速惡化的「臨界點」,難怪政府去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指2035年或之前要淨零發電,目標至2050年香港要成為碳中和城市。既然碳排放元兇來自政府及大企業,對中小企來說,「碳」與我何干?香港廠商會常務會董兼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王象志教授Thomas接受專訪時解釋,「碳將成為企業機遇,透過碳權交易為企業製造減碳誘因。」
物種能夠生存 全因為碳
全城呼籲減碳,大眾對「碳」的認知都是負面的。Thomas笑言「碳」本來並非壞事,更是令地球物種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他續說,「科學家指遠古地球經歷數次冰河時期,物種無法生存。惟火山噴發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令地球變暖,才讓地球走出冰封,始能孕育生命。只是當碳不斷累積至超越地球所能承受的地步,將地球溫度持續變暖,才會造成災難。」他又指碳排放責任並非全自政府和大企業,「我們『躺平』呼吸一樣會產生二氧化碳!」然而以香港為例,我們約七成碳排放來自發電,而耗電量最高的往往來自商業樓宇、商場及公共設施,「因此才會從『碳排放大戶』著手,提升減碳效率。」
碳是機遇 「負碳」變企業「資產」
既然大財團和巨企要肩負碳排責任,加上在港上市公司須提交年度ESG報告以符合企業秉承可持續發展目標,那麼中小企或會視減碳為額外的技術投放,變成負擔或開支的一種,Thomas深明疫情下更多中小企仍在掙扎求存。「問題是當政府為實踐零碳而作出立法規管手段,例如訂立企業必須有序減碳,那麼無形無物的『碳』將賦予稀缺性。」他表示「碳中和」的經濟概念,可理解為企業每製造一噸碳,便需要找方法抵消該噸碳。「情況好像企業承諾用植林吸收二氧化碳來中和自身的碳排量。」他認為愈接近碳中和的「死線」,政府採取行政手段的機率愈高,「如企業及早減碳,手上的『負碳』將變成資產,價值只會愈來愈高。」
那麼誰為「負碳」定價?Thomas指那就要從各國簽訂京都議定書,制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並附帶彈性減量機制來說起。「政府和企業要容許碳排放,必須購買相應的『碳排放權』(carbon credit),令『碳權交易』及其碳交易市場應運而生。」他又說碳權交易是根據市場經濟將資源重新分配的手段,「需要多碳排的組織會在市場上,從未到碳排上限(即負碳)的組織購入碳權,從而產生價格。當碳權愈稀少,買家就需要以更高的價錢跟你購買,那麼企業手上的負碳自然成為資產。」
碳交易市場與碳審計
要進行碳權交易,現時包括中國等國家都有碳交易市場。Thomas指外國碳交易為自由市場,造就較明確的價值依據,「如歐盟碳成交價,大約在每噸60至70歐元左右。」他表示雖然香港未有相關市場,但今年3月底政府發表《香港的碳市場機遇初步可行性評估》,便認同其發展潛力。「企業愈早減碳,為自己碳排放訂立基準線(即碳審計),才能夠配合未來政府舉措,計算出碳排上限,為自己製造更多『負碳』。」他預計以香港的金融地位,當中國內地與國際碳交易成本相對較高,互信程度低,不利議訂價格,挑戰較大。「屆時香港可發揮積極作用,從中賺點差價,貢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