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能首三季則賺7.8億元人民幣,挫91.4%。 (互聯網)
轉│盈│為│虧
內地電煤價格大幅上升,拖累兩電企今年第三季業績轉盈為虧,華能國際電力(902)上季虧損34.9億元(人民幣,下同)(約43.1億港元),華電國際電力(1071)則蝕17.7億元(21.8億港元)。
華能國電去年第三季則賺34億元,而上季營業額多16.8%,至498.8億元,而首三季則賺7.8億元,挫91.4%,營業額1,450億元,升19%,營業成本增36.5%,主要由於境內燃料價格上漲以及發電量上升帶來影響,並指煤價上漲對經營情況產生較大影響。
華電國際上季蝕17.7億元,去年同期賺13.6億元,營業額236.9億元,升2.6%,首9個月純利16.2億元,減57.5%,營業額780億元,增19.3%,受惠發電量增加,然而,營運成本飆38.3%,至753.4億元,因電煤價格上漲影響。其他收益約6.19億元,獲發電補貼增加。期內投資收益約50.21億元,漲11.5倍,因增資華電福新能源發展及處置華電寧夏靈武發電等。
中鋁上季多賺4.3倍
資源股業績造好,中國鋁業(2600)上季純利22.3億元,增4.3倍,營業額741.9億元,揚51.3%,首三季賺53.1億元,多10.3倍,營業額1,949億元,增46.4%。首9個月煤炭產量減35.2%,至540萬噸,原鋁產量升5.8%,至292萬噸。
另外,馬鞍山鋼鐵(323)第三季純利18.8億元,漲1.5倍,營業額升39%,至289.5億元,首三季賺65.2億元,飆3.2倍,營業額揚47.4%,至858.1億元,受惠鋼材毛利增加帶動。該股指內地鋼鐵行業運行總體良好,但7月以來鋼鐵企業 在「能耗雙控」及限電、限產相關政策壓力加大,將嚴格落實粗鋼產量壓減任務,按計劃以不高於去年粗鋼產量。
金風科技(2208)上季盈利11.6億元,增46.5%,營業額減11.1%,至156.4億元,首三季賺30.1億元,揚45.6%,營業額跌9.4%,至335.5億元。

李克強(左)於月中考察企業發電和煤炭庫存情況。 (資料圖片)
冬季頂峰 大摩料煤價續升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內地「電荒」及煤供應緊張屬人為控制結果,受雙控(對炭排放及對高能源耗用)及地方政府對煤礦安全檢查所引致。這與內地能源需求創過去十年新高契合,加劇了煤炭及能源供需關係緊張。除受雙控致高能耗行業需求放緩外,虛擬貨幣「挖礦」對能源消耗的影響,以基本情境估算,料內地明年能源政策措施將回復常態。明年首季料煤供應將紓緩。調查顯示自7月起,新批准煤炭年產能達2億至3.58億噸,料僅足以填補今年至今供應缺口,隨著冬季頂峰逼近,料煤價將續升至明年首季,大摩對內地煤炭業看法由「與大市持平」降至「審慎」。
需求放緩 花旗叫沽電力股
另外,花旗指,內地電力需求增長放緩,9月僅升6.8%,首9個月增幅約12.9%,因內地對能源消費設上限及高煤價阻礙燃煤發電,今季電力需求增長進一步放緩至5%以下。內地雖已上調市場基本電價,但不足抵銷燃煤電廠因機組煤炭成本激增;予華能及華電「沽售」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