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未見下,港股卻連升3日並持續企穩在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線(昨處19,714點)以上,當中功臣是連續3日大升的內銀股,並以工商銀行(1398)3日累飆12.3%最亮麗。對於中資金融股升勢,市場歸因「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特估)翻炒,中信證券更發報告推薦20隻中特估概念股。
中特估由中證監主席易會滿於去年底首次、及今年2月再次提出,主要要求企業以股東、員工及社會價值為核心,引導市場資源服務國家戰略,相關概念及至今日「中字股」熱炒之際重新受關注。
中行累飆一成 創5年高
恒生指數昨收市仍升247點或1.2%,報20,297點,連升3日累漲3%;國企股指數報連續3日跑贏,全日報6,897點,揚99點或1.5%,3日飆4.7%。三大內銀走高,建設銀行(939)漲3.7%,計入除淨因素創逾1年高,3日累升9.3%;工商銀行昨升4.5%,亦創逾1年高;中國銀行(3988)推高4.6%,至5年高,3日累飆近一成。
料概念引北水持續流入
中信證券指,自4月中下旬的內外不利因素消化後,港股基本面優勢依舊顯著,料「中特估」主題仍將推動南向資金延續2月以來的流入趨勢;而本月底也是MSCI的季度調倉時點,考慮到近期港股相對跑輸其他主要新興市場,美國聯儲局加息結束後,本月起外資也有望回流港股,建議關注四大主線:包括利率敏感股、出行產業鏈、家電股及央企改革。該行篩選20隻「中特估」主題受惠股(見表),包括三桶油及兩大電訊股。
港股通昨吸資18.22億元,惟建行錄11.1億元走資,中海油(883)及中行則分別吸資9.8億元及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