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手 中 標】 自李澤鉅出任長和系主席後,集團投資動作頻頻。已近兩年未有成功投地的長江實業集團(1113),奪得港鐵(066)黃竹坑站第三期商住項目。該項目總樓面逾150萬方呎,其中住宅樓面佔近100萬方呎,料提供最多1,200伙。市場估值最高逾360億元,相當於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4萬元。

長實預期物業發展項目將於2023年落成,圓圖為集團主席李澤鉅。(資料圖片)

長實對上中標已經追溯至2016年9月,以19.53億元投得沙田九肚山麗坪路地皮。執行董事吳佳慶指,是次出價十分理想,利潤合理,對項目的發展潛力有信心,該物業發展預期於2023年落成。該項目佔整個黃竹坑站發展面積約35%,為規模最大的期數,亦是首個商住項目。
據悉項目補地價金額約129.71億元,是港鐵歷來補地價最高價的鐵路項目。是次入標財團包括新鴻基地產(016)、華懋、恒基地產(012);另外,新世界發展(017)、會德豐地產、信和置業(083)以合資入標競投。長實股價昨挫0.3%,報57.9元;而長江和記實業(001)逆市跌0.2%,報89.95元。
港鐵中期純利跌5.3%
港鐵公布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中期純利減5.3%,降至70.83億元。基本業務利潤46.48億元,瀉20.5%,其中物業發展利潤挫88%至1.65億元;中期股息維持每股派0.25元,可選擇以股代息。該股昨挫1.8%,收報40.95元。
期內總收入263.73億元,跌12.1%,主要是內地物業發展未有錄得收入,去年同期錄得68.4億元。集團於業績報告中指,未有就高鐵香港段及沙中線項目作出任何撥備。此外,會視乎市況,計劃下半年推出何文田站第二期及將軍澳「日出康城」十一期物業項目招標。
工銀、中信及大新下周一上調按揭利率
多間主要銀行調高按揭利率後,工銀亞洲、中信銀行國際及大新銀行(2356)下周一起調高按揭息率,上調介乎0.1至0.2厘不等。其中工銀新造同業拆息按揭(H按)鎖息上限調高至最優惠利率(P,5.25厘)減2.9厘,實際息率為2.35厘,新造P按揭息加至P減3厘,實際息率為2.25厘;中信銀行(國際)P(5.25厘)按息由原本P減2.85厘至P減3.1厘(介乎2.15厘至2.4厘),加至P減2.75厘至P減3厘(介乎2.25厘至2.5厘),H按利率為H加1.4厘,可選擇1個月或3個月拆息,鎖息上限由P減3厘(2.25厘),增至P減2.9厘(2.35厘)。
摩根士丹利指,銀行加新造按揭息率與融資成本上升有關,料最優惠利率於9月隨美國聯儲局加息,為10年來首次,屆時將影響所有供樓人士,並進一步削弱市場情緒。
港銀加按揭息後,本地銀行股未受影響,恒生銀行(011)升0.3%,收報216.6元;滙豐控股(005)增0.6%,報73.35元,大新銀行漲2%,報17元;東亞銀行(023)跌0.2%,報31.05元。本港地產股則逆市下滑,新地及恒地分別跌0.6%及0.4%,恒隆地產(101)瀉2.2%。
中移動半年賺766億元
多隻藍籌公布中期業績。中國移動(941)中期純利656.41億元人民幣(約766億港元),按年增4.7%,勝預期;營業額升0.8%,至3,918.32億元人民幣;派發中期息1.826元,上揚12.5%。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董昕指,中國鐵塔(788)上市,能從中獲逾20億元利潤,料下半年業績中反映,但暫無意派發特別息,集團冀今年4G淨增5,000萬名客戶。

財務總監董昕(左)稱,暫無意就鐵塔上市所獲利潤派發特別股息。(蘇文傑攝)
太古A派息1.2元 漲兩成
太古(019)中期純利135.01億元,增11.2%;營業額升5.1%,至422.65億元;A股每股中期息派1.2元,B股每股中期息派0.24元,均上揚20%。若撇除投資物業估值變動後,基本溢利12.65億元,大減67%,主要反映太古海洋開發集團一項39億元的減值支出。而太古地產(1972)半年賺212.05億元,漲43.6%;第一次中期息派0.27元,升8%。期內基本溢利增34.4%,至62.19億元;物業買賣營業溢利7,300萬元,大跌約95%,投資物業估值收益155.3億元,漲56%。集團主席施銘倫預期市場氣氛好轉,加上更佳的租戶組合,將為零售商場銷售額穩步增長帶來支持。
九龍倉(004)中期純利28.6億元,同比跌66%,每股基本盈利94仙,第一次中期息25仙,減少61%。若將已分拆的九龍倉置業(1997)撇除,核心盈利下滑9%,至2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