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頭痛肝火上攻 食川芎魚頭愈食愈痛
傳統智慧講究以形補形,頭痛食川芎白芷魚頭是故老相傳的食療智慧。不過有中醫指出,不是所有頭痛都可以用川芎白芷魚頭去處理,如果屬於肝火頭痛更加會愈食愈痛。
偏頭痛成因未明,患者可以單側或雙側頭痛,頭痛以跳痛、搏動痛為主,痛楚十分劇烈,往往伴有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等徵狀。痛的位置通常痛在頭的一側,但也可出現在前額、頭頂、後頭部及眼眶後方等地方。

倪詠梅指川芎白芷魚頭不能緩解肝火、熱氣引起的頭痛。
心情煩躁血壓偏高
註冊中醫倪詠梅分享一個個案:「病人是四十多歲的女士,一年前開始偏頭痛,最初以為是感冒頭痛沒有處理,結果發作得愈來愈密,十分困擾。家人見她總是頭痛,於是上網尋找治頭痛食譜,不時為她製作川芎白芷魚頭湯。病人初時飲用時覺得沒有甚麼感覺,仍然是頭痛。家人以為藥力不夠,於是加大川芎和白芷的分量,結果反而愈飲愈痛。家人又上網問人,網友回覆症狀是藥力發作,把頭痛『發』出來,於是堅持飲用。結果仍是痛不得了,而且口乾舌燥,病人覺得不妥,於是找中醫治療。」
結果把脈後發現病人肝火旺盛,舌也很紅,而且容易口苦,睡眠質素差,人也變得較為煩躁。血壓亦有輕微偏高,上壓已有140度。「其實這種體質的人士,吃川芎白芷魚頭只會愈吃愈上火,愈來愈痛。」

菊花決明子茶有助疏風降火。
疏風降火有改善
倪詠梅表示,川芎白芷魚頭湯的成分都是溫燥的,適合氣血虛弱、或頭部受風導致頭風重的頭痛。「川芎性溫,有行氣活血的作用;白芷辛溫,可以通竅去風。簡單來說兩種都是燥熱藥,如果是頭被淋濕受寒、吹冷風後頭痛、女士坐月頭痛,或是頭痛於吹風、天氣冷時加重的話就十分合適。尤其是這個湯水多數會加薑來辟走魚頭的腥味,就會燥上加燥了。」
「但是如果頭痛是因為肝火、熱氣引起的話,就應盡量避免食用。古代醫家已強調,『白芷…其性升散,血熱有虛火者禁用』。」倪詠梅續指,之前提及的偏頭痛病人素來脾性急躁,偏頭痛於轉工後發作,原因是壓力大導致肝火上升,令氣血上湧於頭部,不通則痛。「她整個頭部的氣血都因為肝火上升而瘀滯不通,再吃川芎、白芷,就等於火上加油,不單頭痛不除,反而更加頭痛。」病人轉服疏風降火的藥物如菊花、決明子之後,頭痛及血壓都得到改善。
留意徵狀
倪詠梅提醒,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吃川芎白芷魚頭,可以留意以下徵狀。「如果頭風吹風後加重、天冷或陰天時加重,疲勞後會更頭痛。平日沒有生痱滋、牙肉腫痛、便秘等燥熱問題,都是適合食的。」反之,如果頭痛有明顯脹痛、痛時頭腦發熱、痛時搏動感明顯、生氣時加重、環境焗熱時加重、血壓偏高、口苦口乾、易生痱滋的話,就不太適合食了。
她又表示,頭痛除了肝火、頭風之外,濕氣、血瘀、腎虛、血虛等都可導致頭痛。如服用川芎白芷魚頭未能緩解頭痛,應延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