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香港共錄得8,437宗因肺炎引致死亡的個案,僅次於惡性腫瘤,高踞第二號殺手之列。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趙志輝指:「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方法。」
眾多肺炎種類中,由肺炎球菌引發的肺炎屬於較凶險的類型,可導致入侵性肺炎,出現發燒、帶痰咳嗽、發冷、呼吸急促等情況;甚至引致其他入侵性肺炎球菌疾病,包括腦膜炎、菌血症或敗血病等,因應感染部位而引起聽覺受損、關節痛等徵狀。
幼童長者高風險
由於幼童和長者的抵抗力較弱,屬入侵性肺炎的高危一族,而曾患入侵性肺炎、免疫力受損、長期病患者或植入人工耳蝸的人士,也會比一般人有較高感染風險。
雖然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提早結束,但大眾亦不宜輕視患上肺炎球菌的嚴重性。趙志輝表示,「如因流感併發肺炎,代表患者免疫系統經已遭受流感打擊,大大削弱體內白血球、T細胞或B細胞的『抗敵』能力,令免疫系統轉弱。一旦出現入侵性肺炎,便很易兵敗如山倒,病情或會較嚴重。即使未有患上流感,若出現入侵性肺炎,病況亦不容輕視。」
應考慮打針作防範
據衛生署資料,肺炎球菌感染一般會採用抗生素作治療,可是此菌的抗藥性續漸增加,因此預防感染才是最好的方法。除了保持個人衛生和勤洗手之外,由於肺炎球菌可透過飛沫傳播,非高危人士亦應考慮接種相關疫苗,讓身體產生免疫反應,為日後抗敵時「打底」,也有助進一步提升社區健康。雖然成人的抵抗力較強,受感染後未必會病發,但有可能將病毒傳染家中長幼,後果嚴重。所以,不論任何年齡或健康狀況,都應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接種疫苗。
兩款疫苗相輔相成
香港有提供13價及23價肺炎球菌疫苗,兩者相輔相成。後者覆蓋更多的肺炎球菌血清型,惟未能產生免疫記憶,體內抗體會按年下降。13價疫苗包括主要的致病肺炎球菌血清型,其結合疫苗技術可產生免疫記憶,保護較長效。接種前可諮詢醫生以選擇合適的疫苗。
政府已為65歲或以上人士提供肺炎疫苗資助,而季節性流感疫苗方面,50歲或以上人士已可獲資助。趙志輝希望政府可考慮疫苗資助計劃可覆蓋更多年齡層,提升整體社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