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助眠恐致食道癌?醫生揭喝酒後進睡5大影響](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joe34_4.jpg.webp?itok=wtgti7tm×tamp=1739583060)
喝酒助眠恐致食道癌?醫生揭喝酒後進睡5大影響
習慣睡前喝杯酒放鬆助眠,卻竟然可能會造成食道癌?有醫生指出,其實飲用酒精幫助睡眠的方法,不但沒有實際作用,更令人愈睡愈差,甚至造成食道癌。醫生列出喝酒後進睡可能造成的5大影響。
喝酒助眠恐致食道癌?
胃腸肝膽科醫生李柏賢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曾經有幾位門診酒精性肝炎患者,由於長期失眠,所以習慣在睡前飲用烈酒幫助睡眠。初時方法似乎有效,但後來卻開始經常半夜驚醒,白天則感到疲憊,並出現胃食道逆流的情況,甚至有頻繁的夜尿問題。亦因此,令他們逐漸增加酒量再改善睡眠,結果令睡眠質量下降,肝臟因慢性發炎而受損。
李醫生,許多人誤以為酒精能幫助入睡,卻不知其實是在悄然破壞睡眠結構,損害肝臟和腸胃,甚至使失眠問題更加嚴重。他指出,其實酒精對睡眠會造成以下5大負面影響:
1. 降低睡眠質素
酒精抑制大腦皮層活動,雖然能加速入睡,但卻會顯著減少深層睡眠和REM(快速動眼期)。缺少負責記憶整合、情緒調節REM會導致白天出現以下情況:
- 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
- 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降低;
- 情緒不穩,焦慮易怒。
2.宿醉性失眠
酒精代謝後會引發「反彈效應」,令交感神經興奮,打亂生理時鐘,形成所謂的「宿醉性失眠」的惡性循環,導致以下情況:
- 半夜醒來,儘管身體感到疲倦卻無法再次入睡,
- 心跳加快、出汗,甚至發惡夢。
3. 損害肝臟
肝臟是身體的「解毒工廠」,睡前喝酒會令肝臟「加班」運作。
- 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 身體發炎、代謝失調;
- 酒精代謝需要水分,導致夜尿頻繁,影響睡眠質量。
4. 增加窒息風險
當醉酒後,吞嚥反射會變得遲鈍,若出現嘔吐,嘔吐物會導致:
- 進入氣管,導致吸入性肺炎;
- 堵住氣道,嚴重可能窒息。醉酒後仰躺睡覺,風險更高。
5. 胃酸倒流
酒精會放鬆食道括約肌,促使胃酸倒流,結果是夜間被灼熱感驚醒,造成以下後果:
- 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
- 長期可能增加胃食道炎及食道癌的風險。
李醫生指,除了以上5大負面影響,其實酒精的熱量不容小覷,一杯紅酒的熱量約等於半碗飯,含糖調酒熱量可高達數百卡,長期飲用容易導致體重增加,並影響新陳代謝,導致內臟脂肪增加,進一步增加脂肪肝和糖尿病的風險。
改善睡眠的健康建議
李柏賢醫生指,如果想改善睡眠,不一定要喝酒,他提出以下4大建議:
- 規律作息:每天固定時間入睡,助身體建立生理時鐘。
- 避免睡前飲酒或吃重口味食物:減少對胃腸的負擔。
- 睡前放鬆:可試用溫牛奶、洋甘菊茶或聆聽自然音樂以促進入睡。
- 遠離電子產品: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影響入睡。
喝酒助眠誤解
李醫生續指,酒精僅能暫時促進昏睡,卻會破壞正常的睡眠結構,損害肝臟和腸胃。如果要獲得良好的睡眠,關鍵在於健康的作息習慣,而非依賴酒精的「錯誤認知」。
他表示,許多在門診中接受治療的酒精性肝炎患者,往往是從「改善睡眠」的初衷出發,最終卻陷入了「酒精成癮、肝臟受損、睡眠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所以,改變不良習慣,讓身體自然入眠,才是長期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