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極端氣候,建議民眾應採取全面性的預防措施。
天文台指強烈冬季季候風會在今晚抵達華南沿岸,星期五及周末期間早上寒冷。隨著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求診人數增加,寒流對市民健康影響重大,需要提高警覺。
搶救生命爭取關鍵時間
一位85歲男性於冬至當天因胸悶、呼吸困難就醫,原以為是感冒症狀而前往診所就醫。醫生經由詳細問診得知病人已有一周的喘咳症狀,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後發現異常,當機立斷建議轉介至彰基醫學中心。
病人抵達醫院時已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及胸悶,經檢查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併發肺水腫,所幸在醫療團隊迅速啟動緊急處置,進行氣管插喉及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後,目前已恢復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該病人十多年前就曾進行過心導管支架手術,屬於高風險族群,但卻因輕忽症狀而延誤就醫時機。

有三高病史、家族史或曾進行過心導管手術的高風險族群更需警惕,切勿輕忽胸悶、冒冷汗、左肩麻痛等警號。
預防心臟急症發生 注意氣溫變化、做好慢性病控制
心臟血管內科王聖云醫生特別提醒,有三高病史、家族史或曾進行過心導管手術的高風險族群更需警惕,切勿輕忽胸悶、冒冷汗、左肩麻痛等警號。面對極端氣候,建議大眾應採取全面性的預防措施:首先是注意保暖,建議採用洋葱式穿搭以便調節體溫;其次是謹慎進行高風險活動,如溫泉、浸浴時需留意溫差對血管的刺激;此外,過年期間更要避免過度飲酒,因為酒精會導致血管舒張而增加失溫風險。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