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9-07 16:40:00

寶石湖邨悲劇丨長輩拒住安老院 因安全為由約束長者 終怕「無命出返嚟」

分享:
「居家安老」並不容易,首先這牽涉到「老人專用家居」概念。(互聯網圖片)

「居家安老」並不容易,首先這牽涉到「老人專用家居」概念。(互聯網圖片)

寶石湖邨雙屍慘案,59歲孝順仔照顧百歲母親,可惜孝子猝死、母親年邁失救,待家中傳出惡臭才揭發兩人已死去多時,事件可謂人間悲劇。隨著香港人口老化與出生率持續低迷,這類「家屬年紀漸長,但仍要照顧長壽長輩」的家庭情況只會愈來愈多,六十多歲年長子女照顧八、九十歲長者個案日益普遍。然而當子女年紀漸長,自身也開始出現病患,那麼照顧長輩不再「輕鬆」,除了護老壓力外,也容易發生不可挽救的撼事,加上疫情下親友鄰里減少探訪,更易出事。

相關新聞:人間悲劇 上水寶石湖邨揭雙屍案 疑59歲子猝死 百歲母失照顧同殁

沒有長輩想住安老院 怕照顧會變成虐待
年紀愈大,長者自理能力自然下跌,這可說是理所當然的現象。不少長者想活得有尊嚴,不希望餘生住在安老院。理論上,安老院有護理專業,也有一班「老友記」熱鬧生活,理應有所照應才對。但現實是沒有長輩想住安老院,不是怕家屬不來探望,而是一連串「照顧」或會演成「虐老」,長者怕「無命出返嚟」......為甚麼呢?

  • 為了長者安全為由,因此約束長者:無論是醫院還是護老機構,出發點是為了避免長者發生意外,從而加入不少限制長者活動能力的措施。例如急性治療期間需要插鼻喉作營養輸注,但治療完成後仍繼續插喉,久而久之助長他們的吞嚥肌肉退化;又如擔心長者因為不適而自行拔喉,強行綑綁長者於床上;長者有失眠或幻覺問題,醫護處方穩定情緒的藥物,令長者「神志不清」地長期昏睡在床上,由原來能夠下床走動,變成永遠在床上度日......
  • 愈約束,愈易出意外:專注關注和研究長者住院後的照顧護理問題,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護理學院Neville Strumpf教授早年已指出,所有約束長者的行為只會令長者憤怒和失去自尊心,而且長者為了擺脫這些「約束」,更易發生意外。例如為了防止長者跌倒的約束帶,更易令長者有二次跌倒骨折風險。
  • 加劇長者的生理退化:為了長者「好」,只會叫他們好好躺在床上,其實也會衍生其他健康問題,例如背部的壓瘡、四肢肌力萎縮、姿勢性低血壓、失禁或便秘,也會令長者出現抑鬱、躁狂等情緒病。
adblk6

居家安老真的可行嗎?家長:「子女年紀大,唔想成負擔,無奈入老人院」
政府近年積極提出「居家安老」的概念,結合綜合家庭服務、社區中心資源和家訪等,協助長者盡可能留在社區中安享晚年。然而社區組織發現這些家庭不少屬於內向,「不想麻煩別人」,也沒有社區聯繫,親力親為照顧長輩,一旦出事可謂「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居家安老」並不容易,首先這牽涉到「老人專用家居」概念,也要考慮到長者需要求助時可以用得到的手段。故基本家居需要重新裝修設計,簡單如安裝平安鐘、調校最大門鈴響聲、浴室的防滑配置包括扶手、沖涼椅、減低跌倒風險的家具布局和不反光地板、方便上落的睡床等。家屬也要掌握長者護理的基本知識,如監察和訓練長者的進食能力、訓練心智思考的活動、協助如廁技能等,等如家中有一個「大BB」一樣。

當然,隨著子女年紀大,長者唔想成負擔,又或大家出現長期病患,無奈之下選擇入老人院。這個時候,大家不妨停一停,嘗試招聘看護或尋求社區服務協助,疏理箇中問題,讓長輩和家屬不致貿然下決定。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