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一般人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兒童身上,並以為「大個咗就冇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追蹤了2002年至2005年曾確診ADHD的兒童,發現即使到了現時的成年階段,有超過八成人仍然被評估為ADHD患者。
是次調查評估和訪問了145人,其中53人被評估為專注力不足、5人為過度活躍、62人為混合類別。在這些ADHD續患者當中,接近四分一人未完成中學、亦有12.4%被訪者有犯罪紀錄(正常同齡人士為0.67%)、16%承認有財政處理問題、而且有接近一半ADHD續患者同時患上其他情緒病。
生活遇難題
ADHD續患者常有專注力較差、易分心、衝動、自制力較差、多言、記憶力及組織能力較弱的症狀,因此在生活、工作及社交上容易出現問題。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麥敦平醫生解釋,「例如他們有很多衝口而出的說話、忘記赴約、遲到、忘記承諾了別人的事情等,容易令人際關係變差;工作上亦易被誤會為態度散漫,影響事業發展。同時較易有些衝動行為例如開快車、與人口角、未經深思大灑金錢等,因此有患者故意不申請信用卡減低『出事』機會。」由於他們會怪責自己處理不到問題、對自己失望,所以繼而可能出現情緒病如抑鬱症或焦慮症等。
治療比率低
研究同時發現,ADHD續患者在成年後繼續接受治療的比率偏低,只有約三成。麥敦平表示,「原因有機會是患者只有專注力不足症狀,以致較難察覺;其次有人會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又或家長和醫護人士對成人ADHD的認知不足。當醫護人員對此沒有合適培訓,亦可能令患者覺得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不再覆診。」
籲增撥資源助成年患者
其中一名男性ADHD續患者,現時26歲,兒時確診時只斷續接受藥物治療,於中四便輟學,更一度誤入歧途及染上毒癮。成年後,仍有衝動、暴躁、時間管理較差的症狀,他即使很努力,都做不好一件事,工作上別人覺得他「無心裝載」,感情上女友覺得他沒有責任感、沒有將來,與父母關係也不好,甚至試過情緒崩潰,想過自殺。幸好及時求醫,現重新接受藥物治療,工作上亦漸趨穩定。
麥敦平有感現社會上對成年ADHD患者的支援嚴重不足,建議政府增撥資源以延長精神健康服務至18歲之後,包括藥物治療、心理輔導及職業治療等層面,幫助建立職場形象、衝破別人固有印象、教導人際關係技巧等;同時應加強醫護人員在成人ADHD治療及病情管理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