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風,不少人對這個本港第4號「致命殺手」1都有所認識,但問及心房顫動(房顫)與中風的關係,大家又知道多少?心房顫動作為較常見的心律不正,有時並不會出現任何病徵,加上房顫的早期症狀與其他疾病的病徵相同,更易令人患上心房顫動而不自知。心臟科專科陳力強醫生指,有部分患者及至中風時,方察覺自己患上心房顫動。陳醫生提醒,若自覺心跳不規則,應立即求醫,由醫生安排接受早期篩查及診斷,商討合適的治療方案。
房顫非先天性疾病 與其他疾病環環相扣
心房顫動的常見症狀多為心跳不規則,心臟猛跳、心臟少跳一下、心跳過快且紊亂等。患者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頭暈、氣促、冒汗、胸口痛等2。陳醫生強調,心房顫動非先天性疾病,為後天身體產生變化而引起,可以全無原因所致,同時與其他疾病環環相扣:「如患有甲狀腺分泌過高、血管栓塞、類風濕性心臟病,特別是收窄型,我們醫學上稱為『二尖瓣收窄』;心臟衰竭、血壓高、心肌肥厚、電解質異常或肺功能出現問題等都屬高危一族;60歲或以上長者都有較高風險出現房顫。」
陳醫生指,房顫常見的併發症包括中風,然而並非每位患者均會出現:「隨著年齡增長,中風風險會相應增加;或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血管栓塞者,都會有較高風險。性別上也有明顯分別,女性中風的風險會較男性略高。」房顫除有機會誘發中風外,凝結的血塊亦有機會去到身體其他部位以至器官,有部分患者就曾試過手腳出現急性血管栓塞,甚至流到心臟血管造成阻塞。
智能手錶監測數據僅可作參考
要證實有沒有患上心房顫動,最正確的做法是要進行心電圖檢查,如24小時心電圖機可檢測持續性的心房顫動;偶發性的心房顫動則可做簡易心電圖,監測期由2至3星期不等,並需要靠患者主行啟動儀器監測,睡眠及沐浴時可除下,回診後再由醫生評估心跳情況。
當問到現時許多智能手錶都具備監測心跳的功能,是否有助偵察心房顫動?陳醫生解釋,智能手錶可以幫助了解,惟功能上存在限制,所得數據僅可作參考:「智能手錶的確可監察到佩戴者的心跳頻率,但心跳太慢或太快時,手錶有機會未能歸納出心臟是否出現問題,然而心房顫動患者往往心跳可達至每分鐘150下或以上。加上,智能手錶的心跳監測只在特定範圍內,而且非24小時監察,除非患者感覺身體不適,自行啟動監察功能,否則單憑手錶監測數據難以作病情參考。」
心房顫動可因情況而有不同的心律失常治療方案
新一代抗凝血藥成效近乎相同 無需刻意戒口
心房顫動治療主要可分為兩部份:
- 抗心律失常治療
- 防止中風治療
如心房顫動速度過快,可用減慢心跳速度的抗心律藥物去控制;如是偶發性心房顫動,亦可用有穩定心律功能的抗心律藥去減少偶發性心房顫動出現的次數,甚至可選擇進行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手術去治療。
至於防止中風方面,陳醫生指如患者的中風風險指數高,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服用抗凝血藥物(薄血藥)3。據不少醫學文獻及研究報告顯示,傳統以及新一代的抗凝血藥物的藥效近乎相同4,惟中國人服用傳統抗凝血藥物時常會出現問題,這與中國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薄血藥易與蔬菜、中藥相沖,特別是蔬菜內的維他命K,會導致薄血藥的藥效大幅度下降,以致患者需要經常監察凝血指數(INR),度數有機會大上大落,若度數不足,就未能防止中風。加上,中國人普遍服用薄血藥劑量較外國人低,若沒有跟從醫生指示,胡亂飲食或擅自服藥,就會令到度數過高,甚或不依時飲食,亦會令度數過低,而不能達到目標INR指數。」
不過,陳醫生補充,新一代抗凝血藥物有機會與其他藥物相沖,如抗生素、新冠口服藥等5;另外,有2類患者亦不建議使用新一代抗凝血藥物,包括曾接受心臟手術後換上金屬心瓣的患者6,以及中度性以上二尖瓣收窄患者7。
陳醫生強調:「無論藥物或手術治療均無法完全根治心房顫動,藥物只能夠減少或控制出現次數,約7至8成;即便接受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手術,最高成功率約8成,仍有機會復發及中風的風險,患者心態上需要作出適當調整,有心理準備要與心房顫動『共存』,切勿自行停藥。」
(資訊由心臟科專科醫生陳力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