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進食可引起體內發炎的食物,如含糖飲料、加工肉類及精製穀物,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中中風險會增加28%,而心臟病風險更高達46%。(互聯網圖片)
飲食與健康確實有很密切的關係,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經常進食可引起體內發炎的食物,如含糖飲料、加工肉類及精製穀物,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中中風險會增加28%,而心臟病風險更高達46%。
該項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研究,自1986年開始跟進逾21萬人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進食加工肉及含糖飲料最多的20%人群,患心臟病及中風的機率都較高,而且男女和不同人群亦有一致結果。
典型北美飲食包含很多可致發炎的食物,而研究團隊坦言日常飲食中很難完全不吃這類可引起體內發炎的食物,但仍需要努力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入量,並用全穀類、植物性蛋白質來代替,以及增加綠葉蔬菜、深黃色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除了飲食之外,也需配合定期運動和充足睡眠,才能有效遠離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