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班次延誤,你也許會不耐煩,但心跳慢了,你就未必注意得到。然而心跳過慢的後果比遲到要嚴重得多,沒有治療得當的話,可以導致疲倦、氣促、昏厥、甚至猝死。不過發現自己有心跳過慢也無須太過憂心,心臟科專科鄭裕康醫生表示只要及時進行手術安裝心臟起搏器,就可以有效改善心跳過慢的問題。
心跳如地鐵 訊號影響速度
一般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大概60-100下,由竇房結發出電流訊號,刺激心臟跳動將血液泵到不同器官,以供應足夠的養分到身體各處,包括肌肉、腦部、肝臟、腎臟等。如果竇房結和傳導系統出現異常或退化,電流訊號無法正常發放及傳送,心跳就會變慢,像地鐵正常是3分鐘一班,但如果訊號故障,可能3分鐘後也沒有車來,甚至5-6分鐘才有一班車。當心跳少於60下,就可能屬於心跳過慢,無法供應足夠血液到各個器官。
初期病徵不明顯 智能手錶助監察
心跳過慢未必有症狀,就算出現疲倦、氣促等病徵也很容易被忽略,病人可能直至出現昏厥才發現問題,所以一旦察覺心跳有異常,就算沒有不適也應該立即求醫。有時候病人不一定24小時都心跳慢,即使到醫院檢查也未必能即時判斷,需要再做一個24小時心電圖檢查,不過現時很多智能手錶兼具監測心跳的功能,如果觀察到自己某段時間心跳少於60下就要留意,有可能是心跳過慢。
心臟起搏器可改善心跳過慢
除非有可逆轉的成因,例如荷爾蒙失調、甲狀腺素過少等,否則心跳過慢一般都不能靠藥物治療,普遍都是安裝心臟起搏器來改善。一些病人誤以為起搏器是取代心臟跳動,安裝後心臟會因為依賴起搏器而退化,但其實起搏器如同一個後備訊號發射站,當監測到竇房結或傳導系統失常,才會發送電流訊號刺激心臟跳動,以維持正常心跳。
無線起搏器體積小壽命長
傳統起搏器需要在病人左肩開一個4-5cm的傷口,置入心臟起搏器及導線,病人安裝傳統起搏器後會感到有異物感,有機會影響到左手動作,導線也可能會退化需要更換。新型的無線起搏器體積更小,而且無須導線也不用開刀,可以直接從大腿經血管將起搏器送入心室,適合不想開刀又沒有心房問題的病人。
無線起搏器近年更推出了第三代,體積不變但電池壽命延長了44%,可以使用15-17年,而且無線起搏器體積微小,心臟可以容納到3個,即使將來電池用完後不用取出仍可繼續植入。何況科技不斷進步,起搏器會繼續改進,甚至可能出現治療心跳過慢的藥物,所以不單年長的病人使用或不需更換,即使較為年輕的病人也可以考慮採用。
同時具有監測作用
除了幫助維持心跳,起搏器還可以起到監測病人心跳、水分、運動量的作用,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大多都已經70歲以上,心臟機能退化,出現其他心臟問題如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心律不齊等的風險也較大,透過起搏器遙距監測,出現異常時醫生就可及早發現,盡快介入治療,預防出現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