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血藥,以減低血栓在體內形成的風險,避免缺血性中風,惟使用抗凝血藥也會增加腦出血風險。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最新完成全球首個針對房顫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並藉今日(7月22日)「世界腦健康日」,呼籲大眾保持健康生活模式,並管理好相關風險因素。
利國偉腦神經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教授表示,房顫患者因心跳不規則,令部分血液停留在心臟中並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血液流到腦部血管,便會造成阻塞,引發「心源性中風」。
用藥減七成風險
「這種血栓通常體積較大,即會阻塞較大血管,令腦部受影響的範圍也較大。」梁慧康續指,「中風時1分鐘會引致200萬個腦細胞死亡(腦部共有約900億個腦細胞),若太遲治療便無完全康復。」因此如有房顫問題,及早求醫和用藥相當重要,研究指適當服用第二代抗凝血藥,可以大減缺血性中風風險達70%。
腦出血致殘率高
可是使用抗凝血藥亦有出血風險,而用藥期間腦出血風險約為0.1%。腦血管破裂的話,血液滲出形成血腫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可致嚴重殘疾,死亡率高達40%。梁慧康指出,目前應對第二代抗凝血藥相關腦出血,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一是採取保守治療控制患者血壓;其二是使用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直接補充凝血因子,而我們希望可為患者尋求更佳治療策略。」
須尋求更佳治療策略
研究團隊希望比較以華人人口為基礎、腦出血不同治療策略的臨床效果,於是從醫管局的大數據研究中心,找到2016至2021年共2,628個有關個案,再利用人工智能演算法,分析患者的臨床及影像數據,計算血塊容量、重複檢查時血塊有否膨脹等。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醫生解釋研究結果,「患者中分別有50%接受保守治療、44%接受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6%接受快速逆轉抗凝血藥劑治療。結果約三成人神經功能恢復良好、而90天內死亡的約有39%。對比外國四至五成恢復良好及28%死亡率,華人治療效果相對較差,原因或關係到患者平均年齡較高,以及亞洲人腦部血管退化比例比外國人高。」至於三種治療方法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比保守治療未能顯著改善療效,葉耀明認為,「如果可提早用藥時間,或許療效會有分別;而快速逆轉抗凝血藥劑的使用率較低,數據上難以比較,我們亦希望醫院可以引入更多,提升使用量。」
避免腦部受創
現時腦出血由出現症狀到接受電腦掃描的中位時間為3.4至3.9小時,葉耀明提醒,若不幸出現一邊身無力、口齒不清、歪面等疑似中風徵狀,務必第一時間求救,送到最近的急症室搶救,把握3小時黃金期。梁慧康寄語房顫患者,要準時用藥預防中風,控制好血壓,亦要避免酗酒、跌倒,以防腦部受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