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哺能減低婦女患上乳癌的風險,亦可增進嬰兒與母親的關係,不過社會上對母乳餵哺仍存不少迷思和謬誤,令人對母乳餵哺卻步。香港兒童健康基金主席及兒科專科醫生歐陽卓倫表示,不少人認為奶粉比母乳更有營養,其實只要餵哺母乳足夠次數及份量,嬰兒便可攝取足夠營養。


劉女士表示初時餵哺亦遇上不少困難,但為子女健康著想仍堅持餵哺。
歐陽卓倫表示其實母乳已含有嬰兒發展所需的營養,如DHA及葉黃素,而且大部分新手媽媽都能製造足夠母乳,毋須擔心母乳不足而再餵予奶粉,「但必須注意餵哺姿勢是否正確,因為嬰兒如果要很用力才可吸食母乳,有機會變得抗拒飲用母乳。」
姿勢正確毋須催乳
國際證書母乳育嬰顧問凌志靜亦表示,若餵哺姿勢正確,新手媽媽亦毋須催乳,「因寶寶吸吮母乳時能刺激荷爾蒙分泌,令母體產生母乳,母乳成份亦會因應環境及嬰兒身體狀況而有變化,如嬰兒未滿月,母乳內會含較多脂肪。」
其次,有人表示哺乳無法量度嬰兒進食份量,歐陽卓倫指若家長想知道寶寶是否進食足夠,可留意他們體重,他又強調家長不應勉強寶寶進食一定份量母乳或奶粉,因他們飽了便停止進食,亦不應為寶寶增肥,否則日後或較易患上「三高」或心血管疾病。
普通傷風可照常餵哺
不少母親一旦生病便立即停止餵哺,歐陽卓倫則指若母親只是患上普通傷風或感冒,仍可照常餵哺,不過患上帶病菌或傳染疾病則要停止。育有三名子女的劉女士均以母乳餵哺,她表示:「女兒曾感染諾沃克病毒,去看醫生時醫生建議我照常哺乳,最後女兒比其他小朋友更快康復!」凌志靜補充,母乳充滿活細胞及抗體,能減低嬰兒染病機率。
保持均衡飲食
然而,哺乳媽媽的日常飲食亦要注重,註冊營養師陳國賓建議,哺乳媽媽要避免極度偏食的飲食行為,如三餐均只有雞肉或雞蛋,「媽媽應有不同飲食替代方案,並減少不必要的『戒口』或飲食禁忌,必須保持均衡飲食。」他又表示若有需要時,哺乳媽媽亦可服用營養補充劑去補充礦物質及維他命。

凌志靜表示新生十天的嬰兒胃容量只有一個乒乓球大小,因此新手媽媽毋須過份擔心母乳分泌不足。

歐陽卓倫(中)、凌志靜(左)及陳國賓(右)為大家解開母乳餵哺的各種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