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霧」是從感染新冠病毒康復之後常見的長新冠症狀之一,出現記憶力減退、集中力下降、思考緩慢等情況。不過這些症狀非腦霧獨有,嚴重如「肺癌上腦」都可有類似表現,因此若出現徵狀,還應及早求醫,找出問題根源。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委員李浩勳醫生表示,相對腦部原發性惡性腫瘤,腦擴散個案常見得多;其中由肺癌,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更是引致腦擴散的首要元兇,「如果出現腦擴散而未有及時治療,患者存活期中位數僅3至6個月。」
記憶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患者確診肺癌時已屬較後期,而統計數字顯示,在各種基因變異肺癌中,EGFR肺癌患者確診時有三至五成已出現腦擴散;ALK肺癌更超過五成患者確診時有腦擴散。李浩勳續指,「當癌細胞影響腦部,就可能出現認知及語言能力受損、口齒不清、記憶力衰退和混亂、頭痛,嚴重者更可能失憶、失去自理能力等。當中部分與長新冠的腦霧很相似。」
確診已腦擴散
一名45歲的女士,過往身體狀況良好,沒有吸煙、飲酒習慣。今年6月她開始感到思考緩慢、口齒不清,以為只是之前感染新冠病毒而出現腦霧,故自行購買營養補充品服用。到7月中旬,她有感頭痛加劇、全身疼痛,終於看醫生接受檢查,包括腦部斷層掃描、磁力共振及正電子掃描,發現肺右上葉有3厘米原發腫瘤,並出現多發縱隔淋巴結轉移和腹部淋巴結轉移;腦部亦有多處擴散,包括大腦、小腦、腦膜等。活檢則確診為ALK基因變異肺腺癌。
延長存活期
李浩勳直言,肺癌上腦若採用化療和電療的效果未如理想,「化療不能有效通過血腦屏障控制病情,患者存活期中位數僅6至9個月;電療則對腦部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通常是最後的治療選擇。」標靶治療則屬較有效的治療,而使用前,考慮先做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能夠一次篩查出數十至數百種基因變異,醫生可根據結果作出最適合的治療選擇,亦可作為診斷、估計療效及檢討治療方案的工具。其中針對ALK肺癌的標靶藥已推出至第三代,患者存活期中位數可達3年或以上。上述患者接受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1個月,症狀及生活質素明顯改善,更可重返職場。
減經濟負擔
癌症治療費用並非人人可以負擔,幸而政府及不同社福機構都有提供經濟支援,當中部分更毋須資產審查,亦有導入療程費用資助又或封頂計劃等,助患者及早開始治療。李浩勳建議大家應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出現任何病徵應盡早求診;肺癌康復者若有腦霧症狀要立即通知主診醫生,切忌自行當新冠後遺症掉以輕心。